云树拥山头,林声杂乱流。
篆沈僧昼寂,门掩佛灯幽。
残黛花惊雨,高吟蝉诉秋。
登临横远望,身世拟轻鸥。
云树拥山头,林声杂乱流。
篆沈僧昼寂,门掩佛灯幽。
残黛花惊雨,高吟蝉诉秋。
登临横远望,身世拟轻鸥。
这首诗描绘了九峰寺的静谧与深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禅意浓厚的画面。
首联“云树拥山头,林声杂乱流”,开篇即以壮丽的自然景观引入,云雾缭绕的树木簇拥着山峰,林间的声响交织成一片杂乱的流水声,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颔联“篆沈僧昼寂,门掩佛灯幽”,进一步深入寺院内部,午后的僧侣沉浸在宁静之中,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只有远处隐约可见的佛灯在夜幕中透出一丝幽光,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
颈联“残黛花惊雨,高吟蝉诉秋”,转而描写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雨滴落在凋零的花朵上,惊起了花儿的哀愁;蝉鸣在秋日的空气中回响,诉说着季节的更迭,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尾联“登临横远望,身世拟轻鸥”,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心中涌起对人生与世界的思考,将自己比作轻盈的海鸥,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九峰寺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宗教与人生的独特见解,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玉门关南百草腓,玉门关北斗兵稀。
边头无事马秋肥,将军出射沙尘瀰。
一胡据鞍执大旗,翩然前导疾若飞。
一胡引弰如附枝,一胡放箭箭不知。
后有两胡蹙骑追,侧身拔镞恐镞遗。
玉门关城迥且巍,一时士马何神奇。
我来塞外按边陲,曾挥此马看君骑。
为君取酒尽千卮,醉里争誇战胜归。
到今已是十年期,画家所写是耶非,却忆当初亲见时。
有客越中来,衣带越溪雨。
既来还遽辞,耿耿不得语。
譬如东轩月,偶此成宾主。
浮云一与期,清光无定所。
出门复入门,怅望夜将午。
几向雨来时,念子溪之浒。
事违人已衰,别多心更苦。
朝来数鬓丝,近复添几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