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江村暮,停舟数落霞。
花飘金雀乱,桥锁玉龙斜。
僧梵迷三塔,神游逼九华。
琴书携共远,幽兴老还赊。
漠漠江村暮,停舟数落霞。
花飘金雀乱,桥锁玉龙斜。
僧梵迷三塔,神游逼九华。
琴书携共远,幽兴老还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江边黄昏景象。诗人杨抚乘船停泊在江村,欣赏着夕阳余晖映照下的美丽景色。"漠漠江村暮,停舟数落霞",开篇即以“漠漠”二字营造出一种辽阔而静谧的氛围,接着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诗人正停泊在江边,凝视着天边渐渐消散的晚霞。
接下来的两句“花飘金雀乱,桥锁玉龙斜”,进一步展开画面。"花飘金雀乱",描绘了花瓣随风飘舞,仿佛金色的鸟儿在空中翻飞,充满了动态美;"桥锁玉龙斜",则通过比喻将桥比作蜿蜒的玉龙,斜斜地横跨在江面上,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僧梵迷三塔,神游逼九华",诗人视线转向远处,三座佛塔在烟雾缭绕中若隐若现,仿佛是通往心灵深处的指引。"神游逼九华",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此处用以象征精神的追求和超越。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宗教信仰的虔诚以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最后,“琴书携共远,幽兴老还赊”,诗人提到了自己携带的琴与书,表示无论走到多远的地方,这些精神寄托都是他不可或缺的伴侣。"幽兴老还赊",意味着即使年岁渐长,内心的宁静与追求也不会减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