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梦醒,对坠月惊枝,并禽声细。
问缟衣人去,吴宫半绕流水,西崦开遍未。
抛铜仙铅泪。但漫恐、故苑华鬘,劫换尘世。何似。
矮筇倦侣,望里遥峰彫旧翠。
更怜取、湖壖步影,疏妆蘸明绮。
画船荡尽,付酩酊、渔天閒醉。
算后约、又自清商奏起。
客梦醒,对坠月惊枝,并禽声细。
问缟衣人去,吴宫半绕流水,西崦开遍未。
抛铜仙铅泪。但漫恐、故苑华鬘,劫换尘世。何似。
矮筇倦侣,望里遥峰彫旧翠。
更怜取、湖壖步影,疏妆蘸明绮。
画船荡尽,付酩酊、渔天閒醉。
算后约、又自清商奏起。
这首诗名为《芳草渡》,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方恪所作。诗人以梦境为引,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客梦醒,对坠月惊枝,并禽声细",写的是梦醒后的景象,月落枝头,鸟鸣声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
"问缟衣人去,吴宫半绕流水,西崦开遍未",诗人询问离去的白衣人,昔日吴宫是否依旧,西山的花儿是否已盛开,流露出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
"抛铜仙铅泪",借铜仙像流泪表达了对故国衰败的哀伤,"劫换尘世"则暗示了世事如梦,沧桑巨变。接下来,诗人转向眼前景色,"矮筇倦侣,望里遥峰雕旧翠",描绘了疲惫的旅伴和远方被岁月侵蚀的青山,增添了寂寥之感。
"更怜取、湖壖步影,疏妆蘸明绮",湖边的女子步态轻盈,如同淡妆点缀着明亮的湖光,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画船荡尽,付酩酊、渔天閒醉",则描绘了舟行湖上,渔夫沉醉于酒中,生活闲适自在。
最后,诗人以"算后约、又自清商奏起"收尾,暗示未来的约定在秋风中响起,暗含时光流转,人事如梦的主题。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个人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会稽城畔不见海,会稽城里海有声。
此海之声三尺桐,渺如渤澥含太清。
惜哉寂寥三十载,月出愁空不肯明。
邂逅彼孙曰冲照,燕坐之馀秋色横。
摇手照乎休可已,悲风河水客心惊。
我少学此今白发,念昔知音冢草生。
亦复何人能子知,空问世身不得轻。
庭鹤待此朝入馔,子食有禁宁无情。
十年三冬时,匮火帘小室。
读书似少疲,坐睡尘两膝。
飞雪封我窗,号风过我壁。
时有可语人,对之亦默默。
当时不知乐,兴言在今夕。
今夕何为者,荒山事行役。
仆驭同饥寒,惝恍若有失。
旅舍既凄凉,台牒更狼藉。
始信柳柳州,幸此南夷谪。
归去亦何难,清时惟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