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幽岩往复希,片云孤月每相依。
经行宴坐闲无事,乐道逍遥三不归。
峭壁幽岩往复希,片云孤月每相依。
经行宴坐闲无事,乐道逍遥三不归。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乐道逍遥的生活状态。"峭壁幽岩往复希,片云孤月每相依"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隐逸于深山之中的生活情境,那里的峭壁和幽岩交错重叠,时常有片云和孤月相伴。这种环境营造了一种宁静与孤独共存的氛围。
"经行宴坐闲无事,乐道逍遥三不归"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在自然中漫步或安坐,心无旁骛,无任何世俗的牵挂。"乐道逍遥"指的是一种以道家思想为依托的自由自在生活方式,而"三不归"则是这种生活态度的极致表达,不再被凡尘俗务所羁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示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脱世俗的理想。这样的意境与用词,充分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自在的人生态度。
南风捲地吹沙尘,落日东城辞故人。
来趋礼闱黄卷苦,去主州学铜章新。
君家江南任河北,浩气棱棱面腴色。
登车不畏征途难,问宿何须路人识。
赵州古多才杰士,慷慨遗风尚何似。
春秋书法可与言,即此上报明天子。
劝君卮酒赠君歌,亨衢白日青云多。
苏湖遗教尚可复,功名老大非蹉跎。
东山旧名家,文章羡之子。
先人国钜公,勋德藏太史。
当年受推荐,簪绂升孔堂。
日坐图书府,上应东壁光。
朅来走京师,奏书析帝宠。
南宫下新制,晔晔贲丘垄。
还思毕婚嫁,馆甥得刘郎。
官途凡几月,冰玉相扶将。
人生天地间,亢宗似君少。
尘鞅不可羁,拂袖一何早。
薰风日夕至,满路飞杨花。
都门戒晨发,祖席临水涯。
心知共月明,千里一回首。
良晤讵可期,属酒为君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