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歌子·其三》
《南歌子·其三》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词  词牌: 南歌子

玉露团寒菊,秋风入败荷。缭墙南畔曲池涡。

天迥遥岑倒影、落层波。月转檐牙短,更传漏箭多。

醉来归去意如何。只为地偏心远、惯弦歌。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作品,名为《南歌子·其三》。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凄凉和孤寂之情。

"玉露团寒菊,秋风入败荷。" 这两句诗描写了秋天的萧瑟景象,玉露代表了早晨的露水,团寒菊则是未开的菊花,隐喻着秋季的冷清与生机未发。秋风吹过已经凋谢的荷花,增添了一份秋意。

"缭墙南畔曲池涡。天迥遥岑倒影、落层波。"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园林景象。缭墙指的是围墙,南畔是墙的南侧,曲池涡则是一个弯曲的小池塘。天迥遥岑倒影,是说远处的山峰在水中倒映,落层波则是水面上的波纹,一层层地叠加。

"月转檐牙短,更传漏箭多。" 这两句诗描写了夜晚的景象。月光照射在屋檐上,檐牙是指屋檐的横木,短可能意味着时间不长或光线有限。更传漏箭多则是在说夜深人静时分外的流年,更增添了夜的寂寞。

"醉来归去意如何。只为地偏心远、惯弦歌。"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酒醉之后,归去的心情是复杂的,只因为地理位置的偏僻和心灵的遥远,习惯了弹奏琴弦以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夜晚月光下的寂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同时,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沩山水牯牛颂

识得沩山牯,林閒任自然。

身毛亦将白,鼻孔也曾穿。

牧笛斜阳里,閒情野水边。

一犁微雨足,不负祖翁田。

(0)

题花影庵诗集

清词丽句难为比,愁似秋猿巴峡啼。

多谢十年相忆苦,口衔石阙寄无题。

(0)

摊破浣溪沙

竹粉黏青露点衣。柳绵吹白水平池。

为报游人休草草,惜芳时。

临镜祇应江月照,搴帷莫使楚云疑。

不道平生惆怅意,有人知。

(0)

过净名院触目都似曾到问讯乃非也戏题绝句·其二

世间形似巧迷人,总是安排底处真。

纵复非真犹足喜,得来聊寄梦中身。

(0)

十月七日,毛主席书来,有“尊诗慨当以慷,卑视陈亮陆游,读之使人感发兴起”云云。赋赠一首

瑜亮同时君与我,几时煮酒论英雄?

陆游陈亮宁卑视?卡尔中山愿略同。

已见人民昌陕北,何当子弟起江东。

冠裳玉帛葵丘会,骥尾追随倘许从。

(0)

花朝谭翰林重宴初堂赋以纪兴

尽坼名园满意花,重寻石径日初斜。

温馨融吹争翻蝶,光气笼霄欲避鸦。

别院繁灯悬粉黛,一宵沉醉乱琵琶。

江南留得伤春地,莫放边愁落臂纱。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