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郎去后无音信。春色飘零尽。莫随流水去人间。
未到花开先护、小阑干。香泥润透连宵雨。
淡影斜阳里。画帘春困绿窗人。
别有一天幽恨、不分明。
刘郎去后无音信。春色飘零尽。莫随流水去人间。
未到花开先护、小阑干。香泥润透连宵雨。
淡影斜阳里。画帘春困绿窗人。
别有一天幽恨、不分明。
这首《虞美人·种桃花》由清代诗人濮文绮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桃花种植后的景象与情感。
“刘郎去后无音信”,开篇以“刘郎”暗指前人或已逝之人,暗示了某种失去与怀念之情。“春色飘零尽”,春光消逝,万物凋零,表达了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慨。“莫随流水去人间”,劝诫不要让美好的事物随波逐流,消失在世间,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守护之心。“未到花开先护、小阑干”,还未等到花朵盛开,就已经细心地保护着,体现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呵护之情。“香泥润透连宵雨”,夜雨滋润着泥土,赋予了土地生机与活力,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淡影斜阳里”,夕阳余晖中,桃花的影子显得格外淡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画帘春困绿窗人”,描绘了一幅春日午后,女子慵懒地倚靠在绿窗边的画面,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闲适。“别有一天幽恨、不分明”,表达了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忧伤与遗憾,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丰富与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桃花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期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春光才一半,春未老、谁肯放春归。
问买春价数,酒边商略,寻春巷陌,鞭影参差。
春无尽,春莺调巧舌,春燕垒香泥。
好趁春光,爱花惜柳,莫教春去,柳怨花悲。
春心犹未足,春帏暖,炉薰香透春衣。
说与重欢后约,春以为期。
记春雁回时,锦笺须寄,春山锁处,珠泪长垂。
多少愁风恨雨,惟有春知。
历穷山底路,浑不见人家。
傍石寻丹鼎,随云到玉华。
蝶幽停蕙蕊,鹿饱卧苔花。
中有胡麻甑,香泉浸碧沙。
忽忽东风又老,冷云吹晚阴。
疏帘下、茶鼎孤烟,断桥外、梅豆千林。
江南庾郎憔悴,睡未醒、病酒愁怎禁。
倚阑干、一扇凉风,看平地、落花如雪深。
千曲囊中古琴。平泉金谷,不堪旧事重寻。
当日登临。都化作、梦销沈。
元龙丘坟无恙,谁唤起,共论心。哀歌怨吟。
问何似、啼鸟枝上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