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忽不乐,理棹淩洪波。
巨石何瀺灂,鱼龙骇经过。
舍舟复安适,改轨登山阿。
木魅号夕风,猿猱一何多。
禽虫饶怪形,林谷声相摩。
失路积愤懑,逝景忽蹉跎。
云中可游遨,乏翼将如何。
独处忽不乐,理棹淩洪波。
巨石何瀺灂,鱼龙骇经过。
舍舟复安适,改轨登山阿。
木魅号夕风,猿猱一何多。
禽虫饶怪形,林谷声相摩。
失路积愤懑,逝景忽蹉跎。
云中可游遨,乏翼将如何。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大自然中的复杂情感与体验。开篇“独处忽不乐,理棹淩洪波”展现了一位孤独行舟于大江之上的旅人,内心涌动着莫名的忧郁与不安。接着,“巨石何瀺灂,鱼龙骇经过”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如巨石激起的水花和鱼龙的惊慌,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壮阔的氛围,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波动。
“舍舟复安适,改轨登山阿”表明诗人放弃舟行,转而选择登山,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然而,山中并非一片宁静,而是充满了“木魅号夕风,猿猱一何多”的神秘与野性,以及“禽虫饶怪形,林谷声相摩”的复杂生态,这些都让诗人感到既好奇又恐惧。
“失路积愤懑,逝景忽蹉跎”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道路的迷茫与内心的苦闷,感叹时光流逝,岁月蹉跎。最后,“云中可游遨,乏翼将如何”则流露出诗人对自由与飞翔的渴望,但又因现实的束缚而感到无力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情绪与思考,以及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