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真游远,三山胜景赊。
何如赤县里,自作野人家。
大隐齐东鲁,閒居类浣花。
雪中丹凤阙,舍外白鸥沙。
山影摇书幌,波痕上钓槎。
诗成江愈净,梦觉日将斜。
案有閒僧帖,门无俗士车。
遗安付心事,习静寄生涯。
径忆终南捷,名闻少室誇。
君今谁得似,终老在烟霞。
五岳真游远,三山胜景赊。
何如赤县里,自作野人家。
大隐齐东鲁,閒居类浣花。
雪中丹凤阙,舍外白鸥沙。
山影摇书幌,波痕上钓槎。
诗成江愈净,梦觉日将斜。
案有閒僧帖,门无俗士车。
遗安付心事,习静寄生涯。
径忆终南捷,名闻少室誇。
君今谁得似,终老在烟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赤县内的生活,他远离尘嚣,选择在自然之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的“五岳真游远,三山胜景赊”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而“自作野人家”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大隐齐东鲁,閒居类浣花”两句,运用了典故,以齐国的隐士和唐代诗人杜甫的浣花草堂来比喻诗人的隐居生活,既高雅又自在。接下来的“雪中丹凤阙,舍外白鸥沙”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高洁,通过对比雪地中的宫殿与舍外的白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纯净与超脱。
“山影摇书幌,波痕上钓槎”则细腻地刻画了诗人日常生活的场景,山影与波痕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寓意着诗人心境的平静与深邃。最后,“诗成江愈净,梦觉日将斜”表达了诗人创作时心灵的纯净与创作灵感的涌现,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空间的独到理解。诗中充满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