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晚登宪陵台》
《秋晚登宪陵台》全文
元 / 杨云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落日荒陵百尺台,登临高兴亦悠哉。

泰山云尽千峰出,汶水霜晴一雁来。

白发还乡惟有梦,青云当路岂无媒。

布衣谁识新丰客,独对秋风酒一杯。

(0)
鉴赏

这首《秋晚登宪陵台》由元代诗人杨云鹏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

首联“落日荒陵百尺台,登临高兴亦悠哉”,开篇即以夕阳下的荒陵百尺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苍凉而悠远的氛围,登高望远的诗人内心充满了闲适与愉悦。

颔联“泰山云尽千峰出,汶水霜晴一雁来”,进一步展开画面,泰山上的云雾散去,千峰显露,汶水在霜后的晴空下显得格外清澈,一只大雁自远方飞来,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季节的特征,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

颈联“白发还乡惟有梦,青云当路岂无媒”,诗人以“白发”自喻,表达了年华已逝、归乡却只能在梦中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仕途的无奈与渴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个人的渺小与外界的广阔形成鲜明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尾联“布衣谁识新丰客,独对秋风酒一杯”,诗人以“布衣”自谦,表示自己虽是平民之身,却如同新丰的客子一样,孤独地面对着秋风,借酒浇愁。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他内心的不甘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执着。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云鹏
朝代:元   字:飞卿   号:《陶然集》   籍贯:汝海

云鹏,字飞卿,汝海人。李内翰献能钦叔工篇翰,而云鹏从之游。初得「树古叶黄早,僧閒头白迟」之句,大为献能所推谢。从是游道日广,而学亦大进。客居东平将二十年,每有所作,必寄示遗山元好问裕之,以为知己。有《诗述》二十首,号《陶然集》。所赋《青梅》、《瑞莲》、《瓶声》、《雪意》,或多至十馀首。裕之序其诗,万虑洗然,深入空寂。荡元气于笔端,寄妙理于言外。贞祐南渡后,诗学为盛。洛西辛敬之、淄川杨叔能、太原李长源、龙坊雷伯威、北平王子正之等,不啻十数人,称号专门。就诸人中,其死生于诗者,汝海杨飞卿一人而已。
猜你喜欢

答直庵罗君过访

覆雨翻云世讲微,新门旧户混高低。

直庵不厌秋光冷,对酌黄花酒满卮。

(0)

桃竹杖

君不见潇湘烟雨林,上有湘妃双泪痕。

苍梧山高湘水深,风波万古愁人心。

又不见嶰谷雌雄管,伶伦吹之宫徵乱。

洞庭帝乐久不陈,月冷江空谁是伴。

岂若君生沧海西,托根石上不蟠泥。

下临千仞鼋鼍窟,上有五色凤凰栖。

良工一见嗟奇绝,裁成剥尽青虬血。

影将明月成三人,瘦比苍藤还九节。

手中随处任提携,江南江北疾如飞。

比日与君为倚仗,宁愁世路有岖崎。

丝都观里看花客,相伴朝天游紫陌。

前身原是葛陂龙,变化时防风雨黑。

(0)

莫春

东园春又季,相赏日忘归。

携酒逢花好,抽簪笑发稀。

芳菲随意适,潦倒任时遗。

何处莺声啭,池塘渐夏晖。

(0)

春日偶成·其一

卜构已云落,乃值青春初。

况无适俗韵,缅有遗世迂。

远山故多情,缤纷入我庐。

桃李凝新妆,群荄亦欣舒。

芳窦泉始通,亭池洌嘉腴。

物性苟安便,因之怀旧居。

(0)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其五

越城结诗社,朋旧日相亲。

未及三周星,形迹多暌分。

讵知一别后,何时还同群。

人生百年内,欢乐难几辰。

仙人不可期,求者迷其津。

愿言结终好,永作同心人。

(0)

赠方棠陵用陶饮酒韵·其十一

居高岂不可,要自有其道。

古人邹曾叟,遑遑走到老。

视彼热路俦,真成一枯槁。

由今越百祀,谁居真丑好。

人为万物灵,各自有至宝。

古贤悟兹理,所以出世表。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