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浮沤□草头露,实见卓立中流柱。
世网走逃如脱兔,菩提了了无他路。
迷人捐躯大火聚,自灼自焚甘自苦。
诸佛菩萨慈悯故,教以一舍无复取。
显公超然知落处,功德销磨赀万数。
一箪一钵朝昏度,佛事日富贫非虑。
如是降心如是住,呕哕自蓄与虫蠹。
风清松竹相尔汝,谁其嗣之需一悟。
身浮沤□草头露,实见卓立中流柱。
世网走逃如脱兔,菩提了了无他路。
迷人捐躯大火聚,自灼自焚甘自苦。
诸佛菩萨慈悯故,教以一舍无复取。
显公超然知落处,功德销磨赀万数。
一箪一钵朝昏度,佛事日富贫非虑。
如是降心如是住,呕哕自蓄与虫蠹。
风清松竹相尔汝,谁其嗣之需一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祖仁对释宗显禅师的敬仰和对其修行境界的赞赏。首句“身浮沤草头露”形象地比喻宗显禅师超凡入圣,如同泡沫般短暂而明亮,又如草尖上的露珠,清新而珍贵。接下来的“实见卓立中流柱”进一步强调禅师在世俗纷扰中的坚定立场,犹如中流砥柱。
“世网走逃如脱兔”形容禅师逃离尘世束缚的轻盈,而“菩提了了无他路”则表达了他对佛法彻悟后的坚定信念,认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诗人接着描述禅师无私奉献,如同大火中的自我燃烧,甘愿承受苦难,只为普渡众生。
“诸佛菩萨慈悯故,教以一舍无复取”体现了佛教的舍弃与布施精神,禅师遵从佛祖教诲,将一切放下。释宗显的高尚品德和修行成果被诗人赞美为“功德销磨赀万数”,即使生活简朴,仍能日日从事佛事,不为贫富所动。
最后两句“如是降心如是住,呕哕自蓄与虫蠹”表达了禅师内心的清净与淡泊,他的心境如风清松竹般自在,无人能及,只需一次顿悟,就能超越世间烦恼。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对释宗显禅师修行境界的高度赞扬。
是耶非、人间天上,一抔埋恨荒土。
蛾眉诀绝须臾事,此地六军曾驻。君看取。
剩满地、苔钱泪洒胭脂雨。延秋古路。
怅凝露香销,剪霜红葬,寂寞佛堂树。伤心处。
零落霓裳小部。千秋绝调谁谱。
一般解脱龙华劫,不及雪衣鹦鹉。真浪语。
浑不信、玉真自返蓬山去。香盟已负。
纵拔地生天,慧因重證,此恨也难补。
长吟平子归田赋,翩然遂吾初服。
调水符閒,清人树老,无恙家山新绿。浪翁水乐。
爱别有宫商,不关琴筑。
贮月分云,不劳远去向甘谷。
眼前尘事都遣,向林泉胜处,管领清福。
冷缬冰花,香凝雪乳,抵得明珠十斛。燃将楚竹。
看鱼眼匀圆,嫩汤初熟。破睡风来,万松凉谡谡。
玉壶中,井花彻底都凝。
讶涟漪、风吹难皱,潺湲一夜无声。
太玲珑、鳞堂贝阙,偏确荦、玉甃银屏。
烈士心边,佳人肌上,一种晶莹彷佛曾。
还应似、飞仙剑侠,灰冷万缘僧。
都只被、奇寒苦冻,锻鍊才成。
记前冬、芦沟南下,归舟却阻河淩。
四弦弹、颇黎劈裂,万梃击、琴筑琮琤。
玉骇蛟愁,珠飞兕吼,篷窗千里梦魂清。
回头笑、京华炙手,岁岁火云蒸。
还亏煞、沿街六月,唤买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