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壶中,井花彻底都凝。
讶涟漪、风吹难皱,潺湲一夜无声。
太玲珑、鳞堂贝阙,偏确荦、玉甃银屏。
烈士心边,佳人肌上,一种晶莹彷佛曾。
还应似、飞仙剑侠,灰冷万缘僧。
都只被、奇寒苦冻,锻鍊才成。
记前冬、芦沟南下,归舟却阻河淩。
四弦弹、颇黎劈裂,万梃击、琴筑琮琤。
玉骇蛟愁,珠飞兕吼,篷窗千里梦魂清。
回头笑、京华炙手,岁岁火云蒸。
还亏煞、沿街六月,唤买凉冰。
玉壶中,井花彻底都凝。
讶涟漪、风吹难皱,潺湲一夜无声。
太玲珑、鳞堂贝阙,偏确荦、玉甃银屏。
烈士心边,佳人肌上,一种晶莹彷佛曾。
还应似、飞仙剑侠,灰冷万缘僧。
都只被、奇寒苦冻,锻鍊才成。
记前冬、芦沟南下,归舟却阻河淩。
四弦弹、颇黎劈裂,万梃击、琴筑琮琤。
玉骇蛟愁,珠飞兕吼,篷窗千里梦魂清。
回头笑、京华炙手,岁岁火云蒸。
还亏煞、沿街六月,唤买凉冰。
这首《多丽·冰》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以“冰”为主题,描绘了冰的晶莹剔透与寒冷之感,同时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对时事的感慨。
词开篇以“玉壶中,井花彻底都凝”起笔,将冰比作玉壶中的井水,凝结成冰,形象地展现了冰的纯净与寒冷。接着,“讶涟漪、风吹难皱,潺湲一夜无声”,通过描写风吹过水面却难以激起涟漪,表现了冰面的光滑与静谧,夜晚的寂静更增添了冰的神秘与庄严。
“太玲珑、鳞堂贝阙,偏确荦、玉甃银屏”,这里运用比喻,将冰比作精美的建筑,如鳞片般的宫殿、贝壳般的装饰、玉砌的池塘、银色的屏风,展现了冰的美丽与精致。接下来,“烈士心边,佳人肌上,一种晶莹彷佛曾”,将冰的晶莹与人的内心情感联系起来,暗示了冰的纯洁与高洁,同时也可能暗喻了某些特定的情感体验或历史事件。
“还应似、飞仙剑侠,灰冷万缘僧”,这里将冰比作飞仙剑侠和僧侣,表达了冰的超凡脱俗,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的象征意义。冰的“灰冷”不仅指其物理上的寒冷,也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尘世所动的态度。
“都只被、奇寒苦冻,锻鍊才成”,强调了冰的形成过程,需要经历极端的寒冷与艰苦的环境,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可能隐喻了人生经历的磨砺与成长。
“记前冬、芦沟南下,归舟却阻河淩”,这一句通过回忆前年的芦沟桥之行,遭遇河凌阻断归途的经历,引出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感慨。芦沟桥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此处可能寓含了对历史变迁的反思。
“四弦弹、颇黎劈裂,万梃击、琴筑琮琤”,通过音乐与乐器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冰的破碎与撞击的声音,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和音响效果,同时也可能象征着某种力量的冲击或冲突。
“玉骇蛟愁,珠飞兕吼,篷窗千里梦魂清”,这里将冰与蛟龙、犀牛等动物的反应联系起来,通过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冰的震撼力,同时也暗示了冰在不同生物面前的不同反应,体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回头笑、京华炙手,岁岁火云蒸”,通过对比京城的炎热与冰的寒冷,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繁华与孤独之间矛盾的思考。而“还亏煞、沿街六月,唤买凉冰”,则以街头卖冰的场景结束,既是对夏日酷热的一种回应,也是对冰这一主题的巧妙收尾,寓意着即使在最炎热的季节,也能找到一丝清凉与慰藉。
整体而言,《多丽·冰》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冰的自然美与象征意义,同时也蕴含了作者对人生、历史、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