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舫绿油扉,多时梦亦稀。
浪中丹雉见,郭里水禽飞。
古寺荒何代,空杨瘦十围。
四年一带水,三度断肠归。
白舫绿油扉,多时梦亦稀。
浪中丹雉见,郭里水禽飞。
古寺荒何代,空杨瘦十围。
四年一带水,三度断肠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通州时所见到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历史的沧桑感。
首句“白舫绿油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画面,白色的船只停泊在碧绿的船舱门前,仿佛是静谧的港湾,预示着旅程的暂时停歇。然而,“多时梦亦稀”一句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疲惫,时间的流逝使得梦境也变得稀少,暗示着旅途的漫长与寂寞。
接下来的“浪中丹雉见,郭里水禽飞”,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转换,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可以看到红色的丹雉(可能指某种水鸟),而在城郭之内,水禽自由飞翔,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古寺荒何代,空杨瘦十围”则将视角转向历史的深处,古寺的荒凉与古老的树木形成了一种时间的凝固感,让人不禁思考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短暂。这里的“空杨瘦十围”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苍老与孤独,同时也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最后,“四年一带水,三度断肠归”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在这四年的时间里,他经历了多次的离别与回归,每一次的归来都伴随着心痛,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凸显了诗人对家国、对故土的深切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更蕴含着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