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金仁山·其一》
《赠金仁山·其一》全文
宋 / 唐良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公已苍头我黑头,两情常得守清幽。

纷纷世事浮云变,汩汩人生逝水流。

行止何期南又北,交情又见夏还秋。

可堪天意常如此,只合无心任去留。

(0)
注释
公已:你已经。
苍头:白发。
我黑头:我仍年轻。
两情:我们的感情。
常得:常常能够。
守清幽:在宁静中相守。
纷纷:纷乱。
世事:世间的事情。
浮云变:如浮云般变化无常。
汩汩:形容水流不断。
人生逝水:人生如流水般流逝。
行止:行动和停留。
何期:何时能。
南又北:南北方向。
交情:友情。
夏还秋:从夏天到秋天。
可堪:怎能忍受。
天意:天命。
常如此:总是这样。
只合:只应。
无心:随缘。
任去留:任由命运决定。
翻译
你已白发我青丝,我们的感情常在宁静中相守。
世间纷扰如浮云般变换,人生匆匆如流水般流逝。
不知何时能相聚南北,友情轮回在夏去秋来之间。
怎能忍受天意总是这样,只能随缘任凭命运的安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唐良骥赠给友人金仁山的作品,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公已苍头我黑头”以对比的方式描绘了两人年龄的增长,暗示时光流转;“两情常得守清幽”则强调了他们之间长久以来的默契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纷纷世事浮云变”形象地比喻世事如过眼云烟,变化无常;“汩汩人生逝水流”则进一步强调人生的短暂和流逝。诗人感叹“行止何期南又北”,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和相聚的不易,而“交情又见夏还秋”则点明时间的推移和友情的持久。

最后两句“可堪天意常如此,只合无心任去留”揭示出诗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接受,认为只有顺应自然,不执着于去留,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哲理于日常交往之中,展现了诗人的人生观和友情观。

作者介绍

唐良骥
朝代:宋

唐良骥,字德之,兰溪(今属浙江)人。尝为提刑司干办。建齐芳书院,延金履祥(仁山)执教。事见清光绪《兰溪县志》卷五。今录诗二首。
猜你喜欢

昭庆寺小阁月夜

同是一轮月,湖头觉更明。

云随风欲堕,人与气俱清。

入目烟光阔,澄心晓雾莹。

如何方镜净,滓翳顿然生。

(0)

送客入延绥

秦山东接太行山,山外黄河天际还。

绿树连云看不尽,雁声飞过玉门关。

(0)

同维思芝麓石鸣入山寻道公留雪浪轩竟日纪事

霁色溪回塔院明,春衫初试出郊行。

松阴远送啼莺合,磴道青随踏草平。

颓后讲台云自入,馔成香粒昼相迎。

身惊学佛升堂晚,跃马看花误一生。

(0)

晚出燕子矶东下

江天忽无际,一舸在中流。

远岫已将没,夕阳犹未收。

自怜为客惯,转觉到家愁。

别酒初醒处,苍烟下白鸥。

(0)

田园杂诗·其六

人生会有尽,行止非自由。

止亦不可趣,行亦不可留。

如何柴桑叟,汲汲为此忧。

终年痛饮酒,冀以忘其愁。

吾身听物化,化及事则休。

当其未化时,焉能弃所谋。

有子亦须教,有田亦望收。

天心与人事,何息不周流。

我不离世间,而愿与天游。

焉能外亲戚,视之同聚沤。

乃知黄老书,不如孔与周。

(0)

凉夜怀镜新上人

久坐身无影,知师心已安。

虫悲天地窄,月近水云宽。

猥巷违群动,荆扉闭小寒。

是能从所悦,持此寄人难。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