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其三》
《和傅山父小园十咏·其三》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著我数椽浮翠碧,借公一水漾琉璃。

心闲境乐镇长好,拈起风光总是诗。

(0)
注释
著:披上,覆盖。
我:指诗人自己。
数椽:几片。
浮翠碧:翠绿的屋檐。
公:您,指对方。
一水:一池水。
漾:波动,泛起。
琉璃:形容清澈如琉璃的水面。
心闲:心境悠闲。
境乐:环境快乐。
镇长:一直,长久。
好:美好。
拈起:拾取,捕捉。
风光:风景。
总是:总是如此。
诗:诗歌,诗意。
翻译
为我披上几片翠绿的屋檐,
借您一池琉璃般的水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和傅山父小园十咏(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象,并通过对比和借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艺术创作的愉快。

"著我数椽浮翠碧" 这一句,用“著”字来形容树木依附在房屋上,这里的“数椽”指的是屋檐下伸出的椽子,而“浮翠碧”则是借用水面的青碧色彩,形容树叶的绿意,是对自然景象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借公一水漾琉璃" 这句中的“借公”,可能指的是诗人向朋友或同道请求帮助,而“一水”则是指小溪流水,“漾琉璃”则形容水面如同琉璃般光滑明净,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艺术化的描绘。

"心闲境乐镇长好"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心闲"意味着心态宁静,无忧无虑;"境乐"则是指外在环境给人带来的快乐;"镇长好"则表示希望这种美好的状态能够持续下去。

"拈起风光总是诗" 这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创作情感,“拈起”意味着轻易地捕捉到,"风光"指的是自然景象的变换,而“总是诗”则表明诗人在这种宁静美好的环境中,无论何时捕捉到的景象都能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用,以淡雅、自然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景观的交融,以及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轻松地捕捉到美好瞬间,并将其转化为诗歌。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树中草

风吹秋草子,寄生枯树中。

枯树无枝叶,托荫交茏葱。

草树非同根,尚自相依倚。

友朋怀二心,害不视乎此。

(0)

题慎郡王黄山三十六峰图·其二十九丹霞

复岭互窈窕,怪石争谽谺。

当时炉火气,天半馀丹霞。

(0)

题慎郡王黄山三十六峰图·其十九桃花

桃花峰下水,亦名桃花源。

匪为秦人芳,却因晋隐尊。

(0)

题慎郡王黄山三十六峰图·其十七上升

阮公昔得道,白日此上升。

至今溪涧畔,空闻仙乐声。

(0)

意行

意行骑马徐馺娑,塞山碛水来参我。

忽上层峰下视云,如泛千里凌风舸。

潦收涧口汲冷泉,叶脱枝头摘残果。

松厓雨后绿髯张,枫岸霜前赤霞锁。

萦青缭白含太虚,乾端坤倪豁?閜。

更从天外眄遥尖,点点烟螺殊砐硪。

飞来灵鹫只虚名,似对雄风言堀堁。

应接无暇足吟拈,千仞冈头凝虑坐。

今朝御凤小游仙,洪崖右拍赤松左。

旷观契妙所得多,谓予从禽聊复可。

(0)

题慎郡王田盘山色图十六帧静寄山庄·其十二东甘涧

入山既远俗,寻流复得源。

齿齿咽白石,丝丝漾绿薠。

在阴鹤叫子,猗庭竹育孙。

仲长今岂无,可以乐衡门。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