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日本》
《送僧归日本》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

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

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

满帆若有归风便,到岸犹须隔岁期。

(0)
翻译
虽然四方极限与天地共存,但昼夜交替的前后却难以预知。
西方世界还在星辰的照耀之下,东方大地已经度过了寅卯时辰。
在浩瀚的大海波浪中划分国界,扶桑树的底部便是天边的边际。
即便是帆船满风,归途顺利,到达岸边仍需等待一年的时间。
注释
四极:指世界的四个方向的极限。
二仪:指天地,即宇宙的天地两极。
晦明:黑夜和白天。
前后:时间的顺序,这里指时间难以把握。
西方:地理上的西方。
星辰下:表示夜晚,星辰照耀的时候。
东域:东方的地域。
寅卯时:古代时辰名,大约相当于凌晨3点到7点,表示时间已早。
大海浪中:比喻广阔的海域。
国界:国家之间的边界。
扶桑树:神话中的树木,象征遥远的东方。
天涯:极远的地方,喻指世界的尽头。
满帆:帆船充满风的状态,比喻条件有利。
归风便:顺风,利于归航的风向。
到岸:到达目的地。
隔岁期:隔一年的时间,形容旅程漫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返回日本的境况,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时间流转的描述,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远行者的祝愿。首句“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强调了天地间日月更替的不易察觉,从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远行者所面临的未知。

接着,“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通过对东西方时间差异的描写,凸显了空间距离感。这里将天文现象与时间联系起来,更深化了送别之情的沉重和长久。

“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则具体表达了远行者跨越海洋,离开大陆,踏上异域的壮阔场景。"扶桑"指的是日本,"天涯"则象征着遥远和边际之地。

最后,“满帆若有归风便,到岸犹须隔岁期”表达了对归航者顺风而行的祝愿,同时也透露出即使一帆风顺,也需要时间才能达到目的地,从而强调了送别之情的复杂和长远。

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作者对于远行者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其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的理解。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里门秋过有感

狐狸昼处旧华居,恶木交衢不及锄。

愁问居人懒垂手,长饥犹畏长官驱。

(0)

抵家山故旧多死丧作诗自励

既生五独世,富贵无久常。

患在贫贱中,种种皆苦忙。

贫贱穷易返,富贵耽岂遑。

回观身渐轻,一切如秕糠。

所慕所师友,汲引圣贤旁。

西方有古佛,愿力披十方。

释家本吾师,宣说极已详。

诚信念不断,身出莲花房。

五色若车盖,沐浴随香光。

尘砂视珠玉,地尽七宝装。

帝网绚行树,风籁含笙簧。

鸾鹤会百音,讽念和轻飏。

时无寒暑逼,心地咸清凉。

物情远善业,淫杀竞自戕。

垂老忘归期,愿与恩怨商。

(0)

赠施道士

黄玉危冠白鹤翎,王侯争奉讲真经。

肩摩日月成三象,手捏风雷役六丁。

岂为出神骑竹杖,每因施法别松庭。

朱明洞里曾留约,鸾鹤乘间俟叩扃。

(0)

槎江旅夕

閒庭荒落馀,岁或客斯地。

剥落人迹稀,草木引群类。

离离侵阶除,排闼一何肆。

暂托一日欢,邻里助挥置。

垂萝戒勿剪,蟋蟀或居笥。

岁晏节候催,气肃入衣被。

微吟爱凉影,独夜不可寐。

内观无萦怀,万象静有致。

(0)

钱塘泛月·其二

银塘波冷芰花残,月上栏桡醉未还。

一片水光人不见,梦随鸣鹤过孤山。

(0)

莞香答和曹秋岳方伯

海人种奇树,春远未知年。

马齿方如贝,龙涎不重烟。

丛根结瘴雾,积气含霜天。

自是山中味,何来玉案前。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