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赏无烦羯鼓催,解鞍便可坐莓苔。
莫将花与杨妃比,能与三郎作祸胎。
淡赏无烦羯鼓催,解鞍便可坐莓苔。
莫将花与杨妃比,能与三郎作祸胎。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属于中唐以降词风格的转变时期,其艺术特色在于意境开阔、情感细腻。诗中的“淡赏无烦羯鼓催”,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闲适态度,“解鞍便可坐莓苌”则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图景。
而接下来的“莫将花与杨妃比,能与三郎作祸胎”,则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和历史隐喻。这里的“花”通常指代美人,而“杨妃”则是唐明皇宠爱的贵妃,后因安史之乱而陨落,成为永远的传奇。而“三郎”可能暗指某位历史人物,或是一个抽象的代表。
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应与权势和悲剧相提并论的审美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流露。
为学二十年,闻善思允蹈。
四岁知诗书,八岁勤洒扫。
十三为文章,光泽春雨膏。
十九学渐富,士林有称号。
瀛洲名滥入,君亲思未报。
高步望登堂,爝火求就燥。
迨今又十载,不觉壮夫到。
彬彬犹未能,碌碌何足道。
步出城东门,微径南迤逦。
骋马历磊确,春光何靡靡。
苏紫及蓝黄,琐细不足指。
引睇耒耜外,麰麦方薿薿。
晴浪浅不扬,颓云互偃倚。
惊乌蓦然飞,翠色堕欲起。
万旗森摩戛,力与东风抵。
苞桑系高畛,宛若大将垒。
冯虚纵遐瞩,诗兴勃填委。
朝霞餐未餍,清飔历牙齿。
马上揖农夫,愿言涤两耳。
年来有司良,民得展四体。
去冬雪何厚,膏泽尚漫瀰。
朝夕时雨降,足食良可拟。
感兹刍荛言,志动气亦喜。
挥鞭聊一吟,慷慨殊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