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何为者,功名安在哉。
茅心迷簿领,蓬鬓老尘埃。
鱼蠹生书帙,蛛丝在酒杯。
渊明缘底事,苦死赋归来。
往复何为者,功名安在哉。
茅心迷簿领,蓬鬓老尘埃。
鱼蠹生书帙,蛛丝在酒杯。
渊明缘底事,苦死赋归来。
这首诗名为《有感》,是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深刻反思与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首句“往复何为者”,诗人自问,人生的追求与奔波究竟为了什么?接着,“功名安在哉”进一步追问,功名利禄真的能带来满足和幸福吗?
“茅心迷簿领,蓬鬓老尘埃。”这两句描绘了官场生涯的艰辛与疲惫,诗人以“茅心”比喻内心的迷茫与困惑,以“簿领”指代繁杂的公务,形象地展现了官场生活的忙碌与压力。“蓬鬓老尘埃”则生动地刻画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景象。
“鱼蠹生书帙,蛛丝在酒杯。”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细节,隐喻了知识的流失与生活的单调。书籍因虫蛀而残破,酒杯上结满蜘蛛网,象征着诗人对知识的遗忘与生活的乏味。
最后,“渊明缘底事,苦死赋归来。”诗人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曾因不满官场黑暗,辞官归隐,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彭汝砺在此处借陶渊明之口,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厌倦,以及对简单、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借鉴,探讨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雾霏霏,云漠漠,新绿涨幽浦。
梦里家山,春透一犁雨。
伤心塞雁回来,问人归未,怎知道、蜗名留住。
镜中觑。近年短发难簪,丝丝不禁数。
蕙帐尘侵,凄切共谁语。
被他轻暖轻寒,将人憔悴,正闷里、梅花残去。
楼观齐云,正霜明天净,一雁高飞。
江南倦客徙倚,目断双溪。
凭阑自语,算从来、总是儿痴。
青镜里,数丝点鬓,问渠何事忘归。
幸有三椽茅屋,更小园随分,秋实春菲。
几多清风皎月,美景良时。
陶贤乐圣,尽由他、歧路危机。
须信道,功名富贵,大都磨蚁醯鸡。
处处羊肠路,归路是安便。
从头点检身世,今日岂非天。
未论分封邦国,未论分符乡国,晚节且圆全。
但觉君恩重,老泪忽潸然。谢东山,裴绿野,李平泉。
从今许我,攀附诸老与齐肩。
更得十年安乐,便了百年光景,不是谩归田。
谨勿伤离别,聊共醉觥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