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楼烟暖杏花晴,罗绮春娇按玉笙。
水调未成翻越调,枉劳书信问莺莺。
画楼烟暖杏花晴,罗绮春娇按玉笙。
水调未成翻越调,枉劳书信问莺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画卷:画楼上烟雾缭绕,温暖如春,杏花盛开,景色宜人。穿着华丽罗绮的女子身姿绰约,正在轻盈地弹奏着玉笙,旋律悠扬。诗人笔下,女子似乎在尝试新的曲调,从《水调》转为《越调》,展现了她的音乐才华和对艺术的探索。然而,这样的琴音之美并未得到回应,诗中提及的"枉劳书信问莺莺"暗示了她可能在期待情感交流,但并未得到对方的回应或理解。整首诗通过音乐和情感的交织,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期待之情,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和内心世界。
神女玉卮娘,偶然归碧城。
隔窗见冰骨,袅娜犹不胜。
濯魄玉蟾蜍,扑影金蜻蜓。
此地绝尘壒,得非游玉京。
姊妹本同心,欲语难尽情。
拟逐秦娥凤,莫叩琳宫扃。
惟有青鸾思,飞上瑶台层。
银汉冷皓月,绣户明秋星。
楼镫度寒碧,枕畔风泠泠。
驾兰拥兵日,睢阳杀贼时。
明知力不敌,一死完伦彝。
吾父本儒生,未遇特达知。
毁家亟纾难,拒贼麾义旗。
一战贼竟却,再战贼复披。
傥得一旅援,天威仗王师。
人心激义愤,云谷响应随。
随在皆挞贼,贼势安能支。
愤彼大帅懦,令我鲜民悲。
战守三日夜,坐视全军摧。
壮哉父被执,烈烈身骑箕。
先是予避兵,还家伸孺思。
仓皇闻警出,一舸浮鸱夷。
提携赖慈母,抚抱怜娇儿。
烽火隔重湖,望断情如痴。
比归得凶问,马革已裹尸。
家破不成丧,百物无一遗。
哀哀念衰母,膝下已无儿。
干戈苦未平,患难身倚谁。
女无荀灌勇,救父围城危。
又无北宫孝,养母守深闺。
有女竟无用,安能作门楣。
《哀痛辞》【清·储慧】驾兰拥兵日,睢阳杀贼时。明知力不敌,一死完伦彝。吾父本儒生,未遇特达知。毁家亟纾难,拒贼麾义旗。一战贼竟却,再战贼复披。傥得一旅援,天威仗王师。人心激义愤,云谷响应随。随在皆挞贼,贼势安能支。愤彼大帅懦,令我鲜民悲。战守三日夜,坐视全军摧。壮哉父被执,烈烈身骑箕。先是予避兵,还家伸孺思。仓皇闻警出,一舸浮鸱夷。提携赖慈母,抚抱怜娇儿。烽火隔重湖,望断情如痴。比归得凶问,马革已裹尸。家破不成丧,百物无一遗。哀哀念衰母,膝下已无儿。干戈苦未平,患难身倚谁。女无荀灌勇,救父围城危。又无北宫孝,养母守深闺。有女竟无用,安能作门楣。
https://shici.929r.com/shici/8xw7P.html
书堂夜沈沈,镫火凄以碧。
凉月照古苔,中多汝行迹。
入室何所见,见儿几与席。
是儿冠与裳,是儿巾与舄。
儿书所未竟,朱墨纷狼藉。
儿尝所披览,丹铅半剥蚀。
为儿检箧衍,一检一于邑。
凄风动尘幌,犹如儿出入。
儿魂傥归来,抚几应叹息。
叹息如可闻,哀蛩闇中泣。
昆仑与玄圃,实惟王母台。
云和扬妙音,容成进玉杯。
双材悲不纳,抗歌一何哀。
戴胜慭既欢,蛾眉皬已摧。
幸有三青鸟,为我衔书来。
阿环总真籍,五岳秀骨开。
元气亘不死,与之久徘徊。
神仙济万世,蜉蝣安在哉。
霆声发春荣,百卉纷以茁。
清风有时来,香草遂见别。
幼清好奇服,纫之为佩纕。
盈腰户服艾,不采庸何伤。
众嫭妒盛颜,彼姝爱时节。
愿言长敷荣,毋使芳非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