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筑西园小草堂,熟时无处可乘凉。
池塘六月由来浅,林木三年未得长。
欲净身心频扫地,爱开窗户不烧香。
晚风只有溪南柳,又畏蝉声闹夕阳。
新筑西园小草堂,熟时无处可乘凉。
池塘六月由来浅,林木三年未得长。
欲净身心频扫地,爱开窗户不烧香。
晚风只有溪南柳,又畏蝉声闹夕阳。
这首明代诗人德祥所作的《夏日西园》,描绘了夏日午后西园的静谧与清幽,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首句“新筑西园小草堂”,点明了地点和居住环境,一个刚刚建成的小草屋坐落在西园之中,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着,“熟时无处可乘凉”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夏日炎炎,虽有草屋却难以避暑的情景,引人遐想。
“池塘六月由来浅,林木三年未得长”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池塘水位因季节而浅,林木因生长缓慢而显得不够茂盛的状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规律。
“欲净身心频扫地,爱开窗户不烧香”则体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他频繁清扫地面以保持内心的纯净,更喜爱打开窗户,让自然之气自由流通,而不是依赖香火来净化心灵。
最后,“晚风只有溪南柳,又畏蝉声闹夕阳”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的画面,晚风吹过,溪边的柳树轻轻摇曳,而蝉鸣声此起彼伏,似乎在为夕阳的到来伴奏。这一句不仅渲染了黄昏的宁静与和谐,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夏日西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感悟,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投老归来,记踏青堤上,三度逢君。
寒窗冷淡活计,明月空尊。
红红白白,又一番、春色撩人。
谁信道,闲中天地,园林几见成尘。
今夕偶无风雨,便满城箫鼓,来往纷纷。
鳌山宝灯照夜,罗绮千门。
珠帘尽卷,看娉婷、水上行云。
应自笑,周郎少日,风流羽扇纶巾。
蜀锦移芳,巫云散彩,天孙剪取相寄。
金屋看承,玉台凝盼,尚忆旧家风味。
生香绝艳,说不尽、天然富贵。
脸嫩浑疑看损,肌柔只愁吹起。花神为谁著意。
把韶华、总归姝丽。可是老来心事,不成春思。
却羡宫袍仙子。调曲曲清平似翻水。
笑嘱东风,殷勤劝醉。
正绿阴浓,莺声懒,庭院寒轻烟薄。
天然花富贵,逞夭红殷紫,叠葩重萼。
醉艳酣春,妍姿浥露,翠羽轻明如削。
檀心鸦黄嫩,似离情愁绪,万丝交错。
更银烛相辉,玉瓶微浸,宛然京洛。朝来风雨恶。
怕僝僽、低张青油幕。
便好倩、佳人插帽,贵客传笺,趁良辰、赏心行乐。
四美难并也,须拼醉、莫辞杯勺。被花恼、情无著。
长笛何处,一笑江头高阁。极目水云漠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