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白莲春自生,田园久矣归渊明。
江州太守送酒至,虎溪上人相笑迎。
万壑松声非俗韵,一濂岩瀑浣尘缨。
北囱正直天池外,梦与羲皇几醉醒。
东林白莲春自生,田园久矣归渊明。
江州太守送酒至,虎溪上人相笑迎。
万壑松声非俗韵,一濂岩瀑浣尘缨。
北囱正直天池外,梦与羲皇几醉醒。
这首诗描绘了东林寺的清幽环境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东林白莲春自生”,以白莲象征高洁,春自生则暗示自然生长的生机勃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脱俗的氛围。接着,“田园久矣归渊明”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精神的追求。
“江州太守送酒至,虎溪上人相笑迎”两句,通过江州太守与上人的互动,展现了东林寺的和谐氛围和高雅风范。太守的送酒,上人的笑迎,都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万壑松声非俗韵,一濂岩瀑浣尘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与清雅的主题。万壑松声,非世俗之音,而是自然界的天籁之音;一濂岩瀑,洗涤心灵的尘埃,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北囱正直天池外,梦与羲皇几醉醒”两句,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深远的境界。北囱正直,天池之外,象征着超脱世俗的追求;梦与羲皇几醉醒,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徘徊的复杂心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林寺环境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隐逸生活以及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年荒时难且勿呻,我当破涕一歌三义民。
江君泽远诸生耳,大官大邑不到尔。
胡为人心竟不死,闻变痛哭乃如此。
在乡龚子任,在邑钱雄飞,惟彼二子皆白衣。
道逢乱党侈口讥,不畏强禦世所稀。
我闻春秋大义作人范,乱臣贼子罪当斩。
我歌不得歌复呻,吁嗟吾邑三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