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鬼荒台梦一场,杨花飘落太荒唐。
独怜内史知文翰,书法于今续二王。
人鬼荒台梦一场,杨花飘落太荒唐。
独怜内史知文翰,书法于今续二王。
这首诗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首句“人鬼荒台梦一场”将历史的遗迹比作梦境,暗示了这些曾经辉煌的事物如今已化为乌有,只剩下荒废的台地,寄托着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感慨。次句“杨花飘落太荒唐”,以杨花随风飘散的形象,象征着历史的流逝和世事的变幻莫测,感叹这一切的发生太过荒诞不经。
接着,“独怜内史知文翰”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内史(古代官职,负责文书工作)的敬佩之情,认为在这样的荒废之地,唯有内史能理解并珍视文字之美,这既是对内史个人才华的赞美,也是对文字传承价值的肯定。最后,“书法于今续二王”则点明了诗人的核心主题——文字与书法的延续性。这里的“二王”指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他们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诗人在此强调,即便是在荒废的环境中,书法艺术依然能够传承下来,展现出人类文明的坚韧与不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的兴衰与文字的永恒,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对现实荒凉的感慨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文化情怀。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
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
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鸟啼花谢,今日谁为主。
燕子归来,雕梁何处,底事呢喃语。
最苦金沙,十万户尽,作血流漂杵。
横空剑气,要当一洗残虏。
宛水才停棹,一舸又澄江。
岩花篱蕊开遍,时节正重阳。
唤起沙汀渔父,揽取一天秋色,无处不潇湘。
有酒时鲸吸,醉里是吾乡。
济时心,忧国志,问穹苍。
是非得失,成败何用苦论量。
年事飞乌奔兔,世事崩崖惊浪,此别意茫茫。
但愿身强健,努力报君王。
有客抱幽独,高立万人头。
东湖千顷烟雨,占断几春秋。
自有茂林修竹,不用买花沽酒,此乐若为酬。
秋到天空阔,浩气与云浮。
叹吾曹,缘五斗,尚迟留。
练江亭下,长忆闲了钓鱼舟。
矧更飘摇身世,又更奔腾岁月,辛苦复何求。
咫尺桃源隔,他日拟重游。
屯结海云阵,奋击藉雷公。
忽然天宇轩豁,杲日正当空。
照出榴花丹艳,映出栀花玉色,生意与人同。
闭纵一翻手,造化不言功。
想平畴,禾穟穟,黍芄芄。
老农拍手相问,相劳笑声中。
办取黄鸡白酒,演了山歌村舞,等得庆年丰。
此际莼鲈客,倚楫待西风。
老圃无关锁,放客意中行。
颇欣天地开阔,烟钓与云耕。
荷长亭亭翠盖,竹长森森翠葆,景致闹装成。
几树榴药发,映水色偏明。
绮楼空,金屋静,恨难平。
鼓笙箫笛,谁怜冷落暗尘扃。
回首百年人事,转眼几番今古,日迈月俱征。
且尽一杯酒,退步是前程。
天宇正高爽,更蹑最高楼。
长风为我驱驾,极目海山头。
不用牛山孟浩,不用齐山杜牧,人景自堪酬。
举酒酹空阔,汗漫与为游。
捻黄花,怜白首,恨难收。
颓龄使汝能制,何待更封留。
眼底朱甍画栋,往往人非物是,蟋蟀自鸣秋。
万里一搔首,无处著萧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