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构浮空锦作山,五门遥比望金銮。
烛龙飞度昆丘晓,玉斧修成宝鉴寒。
便觉冰荷回暖律,恍疑云翼傅灵丸。
都人喜色瞻鸾盖,更拟交光雪未残。
琼构浮空锦作山,五门遥比望金銮。
烛龙飞度昆丘晓,玉斧修成宝鉴寒。
便觉冰荷回暖律,恍疑云翼傅灵丸。
都人喜色瞻鸾盖,更拟交光雪未残。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时迎接皇帝驾临的壮观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琼楼玉宇与锦绣山川相映衬,营造出一种华美而神秘的氛围。"五门遥比望金銮",通过对比皇宫大门与金銮殿,展现出皇家的尊贵与庄严。"烛龙飞度昆丘晓",运用神话中的烛龙形象,赋予元宵灯火以生命,仿佛在黎明破晓之际,照亮了整个世界。"玉斧修成宝鉴寒",以玉斧修筑的宝镜象征着皇家的权威与智慧,其寒光闪烁,寓意着清明公正。
接下来的"便觉冰荷回暖律",巧妙地将冰冷的荷花与温暖的春意联系起来,暗示了元宵节的热闹与生机。"恍疑云翼傅灵丸",则以云翼和灵丸的比喻,表达了人们对皇帝驾临的喜悦与期盼,仿佛是神灵降临,带来了福祉与希望。最后两句"都人喜色瞻鸾盖,更拟交光雪未残",描绘了民众欢腾的场景,他们仰望皇帝的车驾,期待着光明与和平的到来,即使冬雪未尽,也阻挡不了春天的脚步。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宋代元宵节的盛况,还蕴含了对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盛世景象的向往。
石楼绕清伊,尘土天所限。
人言无僧久,草满不复刬。
滩声激悲壮,山意出高蹇。
当年香山老,挂冠遂忘返。
高情留诗轴,清话入禅版。
谁言海山去,萧散仍在眼。
溪寒不可涉,倚杖西林晚。
弓刀十驿岳莲州,渭水秦山得意秋。
王粲从军正年少,庾郎入幕更风流。
寒乡况味真鸡肋,清镜功名属虎头。
寄谢溪风亭上月,老夫乘兴欲西游。
七赴皇都,三经殿试,怎知炼气绵绵。
心猿休歇,意马罢强颠。
燕处申申快意,仗清净、固住灵源。
玄玄处,三光并秀,照耀洞中天。
劝君开觉悟,休驰才俊,听取余言。
有逍遥妙路,无说无传。
决烈一刀两段,绝缘虑、自是通玄。
真功就,留侯的裔,继踵作神仙。
专烧誓状,谨发盟言。遵依国法为先。
但见男儿女子,父母如然。
水除气财酒色,弃荣华、戒断腥膻。
常清静,更谦和恭谨,无党无偏。
布素婪耽度日,饥寒后,须凭展手街前。
不得贪财诳语,诈做高贤。
常怀慎终如始,遇危难、转要心坚。
如退道,愿分身万段,永镇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