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通犀,脉脉难窥,含无限情。
记针才棘刺,捧时尤媚,镇馀银液,扪罢偏惊。
小恰容怜,芳能飏恨,莫近弹棋最不平。
罗襟掩,叹几曾灰尽,半为琴声。覆莲状未分明。
爱慧性玲珑在目成。
乍欢娱著处,怦如危柱,别离催就,乱若悬旌。
门里轻挑,秋来暗合,閒闷閒愁特地生。
花前见,算除非换得,方表深盟。
一寸通犀,脉脉难窥,含无限情。
记针才棘刺,捧时尤媚,镇馀银液,扪罢偏惊。
小恰容怜,芳能飏恨,莫近弹棋最不平。
罗襟掩,叹几曾灰尽,半为琴声。覆莲状未分明。
爱慧性玲珑在目成。
乍欢娱著处,怦如危柱,别离催就,乱若悬旌。
门里轻挑,秋来暗合,閒闷閒愁特地生。
花前见,算除非换得,方表深盟。
这首《沁园春·心》由清代诗人厉鹗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内心情感的复杂与微妙。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
“一寸通犀,脉脉难窥”,开篇即以通犀(一种珍贵的宝石)象征内心深处的情感,难以被外界轻易洞察,暗示了情感的隐秘与深邃。接着,“记针才棘刺,捧时尤媚”通过针与棘刺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情感的矛盾与复杂,即使在触碰时也显得格外吸引人,却又让人感到刺痛。
“小恰容怜,芳能飏恨,莫近弹棋最不平”,进一步展现了情感的多面性,既有怜悯与温柔,也有愤怒与不满。尤其是“莫近弹棋最不平”,弹棋是一种古代的游戏,此处借以表达情感的不平与挣扎,暗示了内心的冲突与矛盾。
“罗襟掩,叹几曾灰尽,半为琴声”,通过罗襟掩面的动作,表达了对情感的掩饰与无奈,感叹情感的难以彻底消散,其中琴声的加入,增添了情感的哀愁与深沉。
“覆莲状未分明,爱慧性玲珑在目成”,以覆莲(倒置的莲花)的模糊形状,象征情感的朦胧与不确定,而“爱慧性玲珑在目成”则强调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如同玲珑剔透的珠宝,令人爱不释手。
“乍欢娱著处,怦如危柱,别离催就,乱若悬旌”,描绘了情感在欢愉与离别之间摇摆不定的状态,如同危柱在风中摇晃,又如悬旌在空中飘荡,充满了不安与动荡。
“门里轻挑,秋来暗合,閒闷閒愁特地生”,通过门内轻挑的动作和秋天的到来,暗示了情感的微妙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闲愁与寂寞。
“花前见,算除非换得,方表深盟”,最后以花前相见的情景结束,表达了只有通过某种行动或改变,才能真正表达深厚的情感与承诺,点明了主题。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多层次地描绘了内心情感的复杂与微妙,从情感的萌芽、发展到最终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与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