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木犀·其二》
《木犀·其二》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叶叶寒清粟粟黄,何年月斧落吴刚。

秋风误到人间世,幽壑难藏天上香。

渺立尘氛群玉府,独餐沆瀣碧云乡。

生来不并凡红紫,合在蟾蜍砚滴旁。

(0)
翻译
一片片叶子清冷而微黄,不知哪年哪月吴刚砍下的桂枝落下。
秋风吹过人间,却误入了这尘世,香气难以隐藏在深深的山谷中。
我在尘世中孤独地站立,如同身处玉府群仙之间,独自享用着天上的露水和云雾。
我生来就不与凡花俗草为伍,理应陪伴在月亮石砚边的墨滴旁。
注释
粟粟:形容微小或细碎的样子。
吴刚:神话中的月宫伐桂之人。
幽壑:深谷。
天上香:指月宫的香气。
渺立:孤独而高耸地站立。
尘氛:尘世的气氛。
沆瀣:传说中的仙露。
蟾蜍砚滴:古人以蟾蜍腹中的墨汁比喻月亮,此处指月亮石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开篇便以"叶叶寒清粟粟黄"设定了一个萧瑟而又明净的画面。"何年月斧落吴刚"则透露出一种期待与渴望,但却带有一丝迷离感,不知何时才能到来。接下来的"秋风误到人间世,幽壑难藏天上香"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超脱尘世之美好的一种向往。

"渺立尘氛群玉府,独餐沆瀣碧云乡"一句中,诗人以"渺立"形容自己的高洁孤傲,以"尘氛"指代凡俗世界,而"群玉府"则是超然物外的仙境。"独餐沆瀣碧云乡"表达了诗人想要脱离红尘,独自享受那清冷而远离尘世的美好。

最后两句"生来不并凡红紫,合在蟾蜍砚滴旁"则展示了诗人的个性和才华,他拒绝与俗世同流合污,而是将自己的才情融入到大自然中,与山水林泉为伴。"合在蟾蜍砚滴旁"中的"蟾蜍"常喻指月亮,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借助月光来书写和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超脱尘世、追求高洁和美好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个性和艺术才华。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送元上人还桂阳建转轮藏

赵州饱丛林,懒墯亦惯便。

起步作欠伸,藏经终一遍。

投子犹可骇,手足未舒展。

但于数字中,演出五千卷。

两翁古禅伯,措置令人羡。

安知尘尘中,法轮常自转。

无数妙章句,函匦金碧昡。

芥子琉璃瓶,历乱齐发现。

颇怪老龙华,底事别营建。

幻出诸鬼物,奇状分百变。

疾驰并推毂,过目等飞电。

万众初错愕,熟视生悲恋。

譬如观写照,笔下出眉面。

争贵纸上容,活者反弃贱。

乃知像教末,妙理蔽浮浅。

要令齿发辈,种性受熏炼。

元禅今南归,酬此夙所愿。

我作送行诗,败墨磨破砚。

诗成一大笑,相顾春风软。

会看出谈笑,错落照深殿。

想见午梵清,随喜时绕漩。

(0)

钓台

何代何人把钓缗,至今犹有钓台存。

身名俱隐成真隐,吕渭严滩讵足论。

(0)

句·其六

已呼白面书生去,更约青腰玉女来。

(0)

句·其一

茅屋不闻雪,纸窗宜读书。

(0)

二十日发都门二十三日次颍昌过故府张几仲旧居

入门见华屋,怆然伤我神。

堂堂想平生,英气犹逼人。

园花与槛竹,种植手自亲。

爱之不忍触,欲去辄逡巡。

缅怀大观初,幕府参下宾。

前驱列貔虎,后乘邀徐陈。

纵猎辕门晓,赋诗瀛台春。

何曾有天骄,安若儿女驯。

至今帐下吏,往往驱朱轮。

凄凉十年内,梓树忽轮囷。

惟馀一书记,白首走埃尘。

猥忝刺史符,愧彼吏与民。

公门那敢辱,往戒犹书绅。

(0)

禅人写余真求赞·其二

古松怪石,全体是我。若谓一如,莫教话堕。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