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成赋后,此处有亭留。
梓里馀风远,梅花古调幽。
谁欤凭点缀,乍可适歌游。
绕砌寒英绽,平池活水流。
才华唐岂乏,忠亮世稀俦。
俪句寻廊读,端知气味投。
东川成赋后,此处有亭留。
梓里馀风远,梅花古调幽。
谁欤凭点缀,乍可适歌游。
绕砌寒英绽,平池活水流。
才华唐岂乏,忠亮世稀俦。
俪句寻廊读,端知气味投。
这首诗描绘了宋璟梅花亭的景致与氛围,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之情。诗人以“东川成赋后,此处有亭留”开篇,点明了梅花亭的历史背景与地理位置,暗示着这里曾是文人墨客聚会之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印记。
接着,“梓里馀风远,梅花古调幽”两句,通过“梓里”(故乡)和“梅花”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静谧高雅的意境。梅花作为高洁之物,常被用来象征品德高尚的人,这里的“古调幽”不仅指梅花的香气独特,更暗含着对宋璟及其品格的赞美。
“谁欤凭点缀,乍可适歌游”则表达了对宋璟及其所代表的精神的追忆与敬仰,仿佛在说,正是有了像宋璟这样的杰出人物,才使得这个地方充满了诗意与文化气息,值得人们前来游览、品味。
“绕砌寒英绽,平池活水流”描绘了梅花亭周围的自然景观,寒英绽放,平池中流水潺潺,既展现了冬日的宁静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不息。这种对比,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颂扬。
“才华唐岂乏,忠亮世稀俦”则是对唐朝人才辈出的感慨,同时也强调了宋璟的忠诚与光明磊落,是世间罕见的品质。这不仅是对宋璟个人的赞誉,也是对历史上那些具有同样品质的人物的致敬。
最后,“俪句寻廊读,端知气味投”表达了诗人对宋璟及其作品的深入理解与共鸣,认为自己与宋璟在精神上有着深刻的契合。通过阅读宋璟的诗句,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真挚情感与高尚情操,这种情感的交流与共鸣,让诗人感到无比的满足与敬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亭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宋璟的赞颂,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美好品质的追求,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单悬淮楚寺,裓染岁时尘。
踏雪归何处,看云悟此身。
三乘新见性,一钵晚随人。
江北萧条甚,还期莫待春。
乡人谊槩如公少,彭泽辞归过永兴。
合向校雠争地步,屈于监当负声称。
故家吴苑频回首,新治淮山任曲肱。
见说冱寒移足懒,只凭红粉胜扶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