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朝欢.留别康臣》
《归朝欢.留别康臣》全文
清 / 汪懋麟   形式: 词  词牌: 归朝欢

丽日宫莺娇弄舌。劝我声声归去切。

果然归去不如归,杨花乱滚江南雪。来时重九月。

还家已过清明节。最牵愁、短衣匹马,再与休文别。

西窗明烛何曾灭。剪韭春宵莲漏彻。

几回高咏复清歌,洞箫一曲声幽咽。马蹄明日发。

前期不用频频说。待秋风、重携银管,醉草黄金帖。

(0)
鉴赏

这首《归朝欢·留别康臣》是清代诗人汪懋麟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离别友人康臣时的复杂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开篇“丽日宫莺娇弄舌”,以生动的景象引入,宫中的黄莺在明媚的日光下欢快地鸣叫,仿佛在劝说诗人早些归家。“劝我声声归去切”则直接表达了归家的渴望。然而,“果然归去不如归”,诗人意识到,即使回到家中,也难以摆脱内心的愁绪。接下来,“杨花乱滚江南雪”一句,以江南春天常见的杨花飘落,比喻诗人内心的纷乱和迷茫。

“来时重九月,还家已过清明节”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强调了离别之久,以及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紧接着,“最牵愁、短衣匹马,再与休文别”中,“休文”指南朝文学家谢朓,此处借指友人康臣,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即将分别的哀愁。

“西窗明烛何曾灭,剪韭春宵莲漏彻”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温馨场景,即使夜深人静,蜡烛仍未熄灭,两人共度春宵,享受着难得的相聚时光。而“几回高咏复清歌,洞箫一曲声幽咽”则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通过吟诗、唱歌和吹奏洞箫,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不舍。

最后,“马蹄明日发”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诗人不得不踏上归途。“前期不用频频说”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希望未来能再次相聚。“待秋风、重携银管,醉草黄金帖”则是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憧憬,期待在秋风送爽之时,与友人再度相聚,共同挥毫泼墨,留下珍贵的记忆。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汪懋麟

汪懋麟
朝代:清   号:蛟门   籍贯:江苏江都

汪懋麟[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号蛟门,江苏江都人。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猜你喜欢

游昭武福山寺

野寺峰峦合,云扃昼阒寥。

虚窗临树杪,曲阁绕山腰。

何事劳车马,频年走市朝。

却惭林下衲,闭户草萧萧。

(0)

效古十九首·其六

岁暮群芳歇,梅花开满林。

殷勤折南枝,将以寄同心。

故国万馀里,寒香徒自深。

引领独徘徊,青天日西沈。

(0)

效古十九首·其五

中城有危楼,万象势尽低。

飞檐焕华采,杰栋凌云霓。

楼中有少妇,良人久乖暌。

有时歌声起,秋风共凄凄。

秦筝清且哀,调与歌声齐。

宛转不能已,青天红日西。

眼前孰知音,弦歌徒悲悽。

却羡比翼鸟,一双长并栖。

(0)

甲申元夕夏太卿席上新城张大尹诵灯词但愿年年庆此宵句余为足之

三十六灯明锦绣,画堂顿觉晚寒消。

花前鼍鼓三更月,柳外人家几段箫。

白发仙卿春未老,银筝玉女醉多娇。

阴晴风雨从天定,但愿年年庆此宵。

(0)

分得西花园送客

西园春暖树参差,曾向园中共酒卮。

对面斗来新叶子,隔河呼出好花枝。

合盘佳会逢时约,橄榄余甘入梦思。

他日归来温故事,还寻石上旧题诗。

(0)

题刘龙洲像

长髯广额酒杯深,人物孤高月下岑。

七尺微躯三寸舌,江湖形迹庙堂心。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