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冈草色入秋残,带露松声彻夜寒。
独坐拥衾无一事,挑灯简取佛经看。
荒冈草色入秋残,带露松声彻夜寒。
独坐拥衾无一事,挑灯简取佛经看。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清寒的山中夜晚景象。首句“荒冈草色入秋残”以“荒冈”、“秋残”点明了地点与季节,暗示出一种荒凉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接着,“带露松声彻夜寒”一句,通过“带露”和“彻夜寒”两个词组,不仅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湿润,更赋予了松声以生命,仿佛整个夜晚都被这松林的低语所填满。
“独坐拥衾无一事”,诗人以“独坐”、“拥衾”描绘出自己的孤独形象,同时“无一事”则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种状态与前两句的自然景观相呼应,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最后一句“挑灯简取佛经看”,诗人选择在这样的夜晚,借着微弱的灯光阅读佛经,既表现了其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暗示了在繁忙与喧嚣之外,寻求心灵平静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禅意的山中夜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精神世界的独特感悟。
冷雪如盐冲绣帽,漫漫直走夷门道。
马背春寒望眼长,花城一抹古大梁。
山带横腰残霭白,河声出口怒涛黄。
吾思昔日魏公子,结客翩翩到街市。
十万秦兵夜叩关,锦袍壮士因谁死。
更闻好士梁孝王,座中翰墨生古香。
兔园花草平台雪,词客纷纷各擅场。
太息高踪杳难作,长街广陌春风恶。
沽酒亭荒翠幔低,折腰人笑青衫薄。
傲吏鞭丝怕软尘,那拚憔悴过三春。
斜阳终古消魂事,汴水飞花乱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