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遗构傍巑岏,香径萧条玉甃寒。
閒自寻僧看花去,碧山如画倚阑干。
馆娃遗构傍巑岏,香径萧条玉甃寒。
閒自寻僧看花去,碧山如画倚阑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冬日的静谧画卷。首句“馆娃遗构傍巑岏”,以“馆娃”这一历史遗迹为背景,暗示了地点的古老与文化底蕴深厚。“傍巑岏”则生动地描绘了馆娃宫遗址周围山峦起伏的景象,给人一种历史沧桑之感。
接着,“香径萧条玉甃寒”一句,将视线转向了馆娃宫内的景象。香径,指的是充满香气的小径,这里用来形容曾经繁花似锦、香气扑鼻的道路。然而,如今却显得萧条冷清,玉甃(砌成的石阶)在寒风中更显冰冷,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闲自寻僧看花去,碧山如画倚阑干。”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独自漫步于自然中的悠闲姿态。他寻找僧人,或许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或是对禅意的追求。而“看花去”则透露出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最后,“碧山如画倚阑干”一句,以“碧山”比喻青山,形象地描绘了青山的翠绿与秀美,而“倚阑干”则表现了诗人倚靠栏杆欣赏美景的情景,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与宁静。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与自然美的江南冬日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