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歌》
《踏歌》全文
唐 / 蓝采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

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

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

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

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0)
注释
踏歌:边走边唱。
蓝采和:传说中的仙人。
几何:多少,这里指深意。
红颜:美丽的容颜。
流年:流逝的光阴。
掷梭:比喻时光飞逝。
混混:形容古人消失无踪。
纷纷:形容人多杂乱。
鸾凤:神话中的神鸟,象征吉祥。
碧落:天空或天界。
桑田:古代传说中大海变成桑田,比喻世事变迁。
长景:永恒的阳光。
明晖:明亮的光辉。
金银宫阙:华丽的宫殿。
嵯峨:形容宫殿高大壮观。
翻译
蓝采和踏着歌谣起舞,这世间又能有多少道理可言。
青春如春天的树木短暂,时光却像梭子飞逝而过。
古人已消失不再回头,今人却络绎不绝地涌来。
早晨乘着鸾凤飞升天界,傍晚却看见桑田变为沧海。
永恒的阳光照耀在无垠的天空,华丽的金银宫殿巍峨耸立。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景象,通过诗人蓝采和在唐代的笔触,我们仿佛能听到那踏歌的声音,感受到时光流转与世事变迁。首句“踏歌踏歌”以重复的韵律展现了一种节奏感,紧接着“蓝采和,世界能几何”则显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乃至整个宇宙的好奇与探究。

接下来的“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中,“红颜”象征着美好的青春时光,而“三春”则暗示了岁月易逝的感慨;“流年”指的是不断流逝的时间,而“一掷梭”则形象地表达了时间飞逝如梭织布般迅速无情。

在“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中,诗人通过对比古人与今人的状况,强调了历史的不可逆转和生命的代谢。古人已然离去,不复返,而今人却如潮水般不断涌来。

“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则描绘了一日之内景色的变化。诗中“朝骑鸾凤到碧落”可能暗示着皇家或贵族的豪华生活,而“暮见桑田生白波”则转换为普通百姓的平静生活,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自然景观变化。

最后,“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中,“长景”可能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山川景色,“明晖”则表达了阳光照耀下的明亮与温暖;“金银宫阙高嵯峨”则描绘了一种宏伟壮丽的建筑物,可能是皇家宫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时间流逝以及人生易逝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和宇宙深刻的感悟与思考。

作者介绍
蓝采和

蓝采和
朝代:唐

蓝采和是汉族民间及道教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唐朝人,今重庆江津白沙镇永兴大圆洞得道成仙。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剧《蓝采和》说他姓许名坚。蓝采和是他的乐名。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相传于北宋时期聚仙会时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列入八仙。
猜你喜欢

句·其二

著要及春前后到,趁赋梅花庾岭东。

(0)

上余倅生辰唐律十章·其五

牢盘白雪是丹媒,解活民生富国财。

巨浸无边归掌握,共知阴德鼎方来。

(0)

题上遇雨

风声千岩万壑,雨意三江五湖。

横笛平生幽愿,小舟归去良图。

(0)

用韵送夔帅何侍郎以待制奉祠东归·其五

晋国心存绿野,莱公梦著横舟。

可奈紫宸墀下,春风催嘂班头。

(0)

次韵襄阳常县尉送行

别酒不可饮,别袂不可分。

所嗟君劝我,已复又劝君。

人生宁不老,值此相送频。

君家近天咫,我职在湘濆。

山头一挥手,从此断知闻。

甫昔年少日,著论准过秦。

只今惟莫莫,于世不谆谆。

何由东南去,复与吾子亲。

捧刺欲填字,食齑悲受辛。

勉哉刷羽翰,往立要路津。

(0)

次韵萧复秀才

崇云护南山,有士在其下。

俗驾日滔滔,谁为问津者。

美人两世旧,独许半席假。

诗从墨中来,繁露清可把。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