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不理钗头玉。
思君湘水深,啼痕犹在竹。
自君之出矣,不理钗头玉。
思君湘水深,啼痕犹在竹。
这首清代顾若璞的《自君之出矣(其一)》是一首表达女子对离别后思念之情的闺怨诗。首句“自君之出矣”直接点出主人公的孤独,暗示了丈夫或爱人的离去,使得原本的生活失去了重心。接下来的“不理钗头玉”,通过女子不再精心打扮,连头上的装饰品都懒得打理,描绘出她内心的落寞和对情感的淡漠。
“思君湘水深”一句,以湘水的深远无际象征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湘水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寄托相思之情。最后,“啼痕犹在竹”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女子的眼泪即使已经干涸,留在竹上的痕迹依然可见,形象地表达了她思念之深切,以及时间的流逝未能冲淡她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因离别而产生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步空陂。正凝思望远,无语忆幽姿。
津国清霜,柴门流水,关河魂梦参差。
待料理、江南旧怨,甚东风、犹滞在横枝。
浮海春回,吟芳人老,馀想惊非。
迢递平烟千驿,更平波千顷,冷浸冰肌。
岁晏情怀,天涯滋味,寒边事事轻违。
渺何处、吴船载雨,较花候、却比故山迟。
长为婵娟瘦损,此意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