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疏风,今朝细雨。做成满地和烟絮。
花开若使不须春,年年何必春来住。
楼外莺飞,帘前燕乳。东君漫把韶光与。
未知春去已多时,向人犹作愁春语。
昨夜疏风,今朝细雨。做成满地和烟絮。
花开若使不须春,年年何必春来住。
楼外莺飞,帘前燕乳。东君漫把韶光与。
未知春去已多时,向人犹作愁春语。
这首明代叶小鸾的《踏莎行》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春日景象。首句“昨夜疏风,今朝细雨”,以轻柔的春风和绵密的春雨为背景,暗示了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做成满地和烟絮”,形象地写出雨后花瓣飘落,如同烟雾般铺满地面的场景,富有诗意。
“花开若使不须春,年年何必春来住”表达了词人对春花的独特感受,即使没有春天,花朵也会独自绽放,但诗人仍希望春天常驻,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楼外莺飞,帘前燕乳”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莺鸟在窗外歌唱,燕子在帘前筑巢,充满了春天的气息。然而,“东君漫把韶光与”,词人责怪春神东君过分慷慨地赋予了美好的春光,似乎暗示春光易逝。
最后两句“未知春去已多时,向人犹作愁春语”,词人感叹不知春光已悄然离去,而春天还在向人们诉说着离别的愁绪,表达了对春去的惋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叶小鸾的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对春天的独特理解和眷恋之情。
尼父酒无量,天然中权衡。
自非大圣资,刚毖宜服膺。
云胡末世下,放饮斯得名。
微醺忆尧夫,止酒见渊明。
哲者以怡性,愚者以促龄。
损此清明躬,受彼昏浊萦。
吾以自深省,龟勉持法程。
觞以九为极,倍之洽亲朋。
上与日月誓,下与山水盟。
以此茂对之,杯尽意有赢。
世有善饮者,于焉知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