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竹素一臞仙,六艺波澜万口传。
能使声名垂宇内,不教官职副生前。
松阶显揭新阡表,宣室深知旧学贤。
忆赋桐君赠予别,忍吟薤露挽公篇。
三生竹素一臞仙,六艺波澜万口传。
能使声名垂宇内,不教官职副生前。
松阶显揭新阡表,宣室深知旧学贤。
忆赋桐君赠予别,忍吟薤露挽公篇。
这首挽词《陈紫微挽词》由宋代诗人许及之作,通过对逝者陈紫微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在学术、道德以及社会影响上的卓越成就。
首联“三生竹素一臞仙,六艺波澜万口传”以“臞仙”形象描绘陈紫微的高洁与才华,同时指出其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领域的深厚造诣,广受赞誉。这不仅赞扬了陈紫微的个人魅力和学问成就,也暗示了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颔联“能使声名垂宇内,不教官职副生前”进一步强调陈紫微的名声超越了职位,意味着他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远超其官方身份所能体现的价值。这种超越职位的声誉,体现了陈紫微在学术界的地位和贡献。
颈联“松阶显揭新阡表,宣室深知旧学贤”通过描述墓碑上新刻的铭文和朝廷对陈紫微旧时学识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和哀悼之情。这里将陈紫微的学术成就与后世的纪念联系起来,强调了其学术价值的永恒性。
尾联“忆赋桐君赠予别,忍吟薤露挽公篇”则通过回忆与陈紫微的别离,以及对他的哀悼,表达了深深的怀念之情。这里引用了“桐君”和“薤露”这两个典故,前者可能指的是送别时的场景或礼物,后者则是挽歌之意,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美好记忆的珍藏。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深情地回顾了陈紫微的一生及其对社会的贡献,表达了对其逝世的哀痛之情,同时也颂扬了其在学术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人心非无常,自为外物禁。
喜怒烈火炽,宠辱铦锋森。
从兹失本然,至理而浮沉。
达人解其会,魔军讵能侵。
盘石可转移,明月犹晴阴。
卓然有所立,此道古与今。
颜渊无终食,孟子不动心。
充君名斋志,前修端可寻。
鸱鸮嘲凤凰,飞鸣竞啾啾。
凤兮问彼鸮,见憎何因由。
我居在丹穴,下瑞暂来游。
梧桐与竹实,食息无外求。
尔本挟妖怪,隐身向阴幽。
所至兴祸事,觜爪藏戈矛。
昼伏作鼠态,白日照可羞。
臭腐适其愿,恶类自与俦。
志尚素不同,何殊风马牛。
嗟予月旦评,岂论汝劣优。
汝道自取薄,安得妄怨尤。
自古盗憎主,何异鸱辈流。
有如夫子圣,武叔非宿仇。
臧仓沮孟氏,岂为鲁君谋。
但当砺风节,汝自曲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