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离大师还鼎湖》
《送离大师还鼎湖》全文
明 / 岑徵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閒云同去住,忽向故山归。

江雨随行锡,梅花点戒衣。

前期不可问,念别语依依。

后夜如相忆,钟声隔翠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离大师”的僧人返回故乡山林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之美。诗中以“閒云”起兴,将离大师比作飘逸的闲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象征着他的心灵状态。接着,“同去住”三字,既表达了离大师与云的相伴,也暗含了他与世无争、随缘而行的生活态度。

“忽向故山归”一句,点明了离大师最终回归山林,回到了他心灵的根源之处,寓意着对本真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随后,“江雨随行锡,梅花点戒衣”,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大师归途中的氛围,江雨与梅花分别象征着清冷与高洁,与离大师的僧侣身份相呼应,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前期不可问,念别语依依”两句,表达了离大师在离开前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不确定,也有对别离的不舍。这里的“前期”可能指的是未来不可预知的日子,而“念别语依依”则生动地描绘了离大师与友人话别的场景,充满了深情与留恋。

最后,“后夜如相忆,钟声隔翠微”两句,以想象中的未来情景收尾,预示着即使离大师已经离去,但他的影子和记忆仍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痕迹。钟声作为佛教仪式中的重要元素,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心灵的呼唤与指引,与翠微(青翠的山林)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大师归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离别与回归主题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岑徵
朝代:明

岑徵(一六二七—一六九九),字金纪,号霍山。南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年二十遭鼎革,弃诸生,隐西樵。沧桑事定,乃入粤西,泛三湘,走金陵,复北游燕赵间,所至多凭吊寄怀之作。性方介,不受人怜,人亦罕怜之者。所与为友者,惟高僧、野人及二三知己。坎壈以终。著有《选选楼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猜你喜欢

祠山庙

方颐大目一髯士,百世庙食祠山宫。

男儿生世不自立,死作饿鬼何时穷。

(0)

过□台

马卿几日西山客,已有新诗著道乡。

指点东城笑伧父,半年无句写潇湘。

(0)

十月初还潭州题王氏瑞竹图

王君手持瑞竹图,要我作诗仍自书。

我书不悭诗亦易,政坐此君难位置。

我欲摇毫写作双竹吟,却教数节一干非商参。

我欲援琴抚作孤竹曲,又见二妙同升异茕独。

卜子夏,子可为我讴,一桴二米秬黍秋。

清人一韔攒双矛,肥泉同本末异流。

观射父,子可为我释,一少二多何卦策。

以奇承耦震初爻,以耦承奇兑三索。

我为二人书此言,请君持归君家看。

展卷一问青琅玕,是易是诗然不然。

(0)

高通直挽诗·其二

甲子诸孙行,丁年北梦行。

归来古于越,友事晋参卿。

旋展升堂拜,方瞻赐绂荣。

故山耆旧少,萧瑟更佳城。

(0)

次韵路德章吴斗南同迓朱侍讲

两年京洛笔生埃,忽见清诗眼为开。

萧洒并将秋色写,雄豪更带夜潮来。

可怜拄腹五千卷,谁与浇愁三百杯。

莫遗晦翁闻世事,怕教兴尽却思回。

(0)

淳熙乙未登科是夏再中教官得绍兴府教授秋末还家待阙时杨枢密为帅送程先生赴省八绝句·其八

江南官路接天开,五月长安赐第回。

若见门人旧题处,亦须披拂记曾来。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