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由宠盛危宗社,天子倾心日自如。
十万北来犹未悟,潼关尚听促哥舒。
权由宠盛危宗社,天子倾心日自如。
十万北来犹未悟,潼关尚听促哥舒。
这首诗《咏唐史·杨国忠》通过历史人物杨国忠的视角,深刻揭示了权力与宠幸带来的危机,以及君主对局势的不为所动。诗中描绘了杨国忠在权力巅峰时的危险处境,以及面对十万北来的威胁时,朝廷的反应显得迟钝和无动于衷。尤其是“潼关尚听促哥舒”一句,形象地展现了即使在紧急关头,朝廷仍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暗示了决策层的失策与疏忽。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杨国忠个人命运的刻画,反映了唐代政治的复杂性和决策者的局限性,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对权力运作和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
读书识字今可希,施郎死死忘其疲。
六艺妙处足不朽,上函雅故通精微。
符山堂中大布衣,渺然古心追籀斯。
七载寒窗校汉隶,欲以赤手报娄机。
卯柳桃菜纷谬误,我昔泛览多阙疑。
二首六身岂易晓,一束二缝亦难稽。
五日之门历所诮,三豕之渡史莫釐。
马尾虎穴充谈助,落笔茫茫空累唏。
吁嗟小学已废绝,我亦有目如雾迷。
昔者襄阳近临川,署名犹为世所讥。
施即何处得此本,老眼恍然逢珠玑。
符山遗书已四散,淮浦带草空离离。
神呵鬼护幸存此,一朝灵物得所归。
巧偷豪夺世不少,尚其宝之防速飞。
当君开府日,我最罕经过。
为避猪肝累,兼之箕口多。
高牙今已矣,旧雨近如何。
剩有山中客,神伤春梦婆。
浙水膏腴地,频惊贯索临。
方知难寡遇,恨不早投簪。
被谪应蒙垢,操戈亦负心。
请看扫门者,告密去如林。
圣主恩如海,容当宥累臣。
他年终结草,此日望生春。
幸或充城旦,宁辞赎鬼薪。
金鸡如有唱,白发拜深仁。
神之居兮寂莫,乃有好事兮出空谷。
访旧闻兮补残录,谓国虽亡兮礼可续。
明祀沦胥兮斯文之辱,上下旁皇兮遇之冥漠。
野田虽瘠兮意不薄,春有兰兮秋有菊,送明粢兮酿新醁。
甘棠已枯兮重濯濯,以教忠兮砺俗。
神其歆之兮不须巫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