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悼方干处士》
《悼方干处士》全文
唐 / 虚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先生在世日,秪向镜湖居。

明主未巡狩,白头闲钓鱼。

烟莎一径小,洲岛四邻疏。

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fānggānchùshì
táng / zhōng

xiānshēngzàishìzhīxiàngjìng
míngzhǔwèixúnshòubáitóuxiándiào

yānshājìngxiǎozhōudǎolínshū
yǒuwèizhěshíláidiàojiù

翻译
先生在世的时候,只在镜湖边居住。
贤明的君主还未出游巡视,他已白头悠闲地垂钓。
通往住处的小路被烟雾和莎草覆盖,显得细小,四周的岛屿稀疏分布。
唯有那些读书人,时常前来凭吊这旧日的茅屋。
注释
先生:指一位隐居的高士或文人。
秪:同'只',仅仅,只是。
向:对着,此处引申为居住于。
镜湖:泛指清澈如镜的湖泊,这里特指隐居之地。
明主:贤明的君王。
巡狩:古代帝王巡视四方的活动,这里比喻君王出巡。
白头:指年老,头发已白。
闲钓鱼:形容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以垂钓为乐。
烟莎:烟雾笼罩下的莎草,描绘了一种幽静朦胧的景致。
一径小:一条小路,窄小而隐蔽。
洲岛:水中的小块陆地。
四邻疏:周围邻居稀少,说明环境清幽。
独有:只有。
为儒者:读书人,儒家学者。
时来:时常前来。
吊旧庐:凭吊,访问旧居,表示对先人的怀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学者在镜湖畔的平静生活。开篇“先生在世日,秪向镜湖居”两句,既点出了主人公的身份,也设定了诗歌的情景。"秪"字用得恰到好处,形容先生选择这片宁静之地以度日月,颇显出一种超脱红尘的人生态度。

接着“明主未巡狩,白头闲钓鱼”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淡然与疏离。"明主"一词暗示着对理想君主的渴望,而"未巡狩"则表达出一种无奈和不满。同时,"白头闲钓鱼"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悠然自得。

"烟莎一径小,洲岛四邻疏"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镜湖周遭的宁静景致。"烟莎"指的是微细的水汽,而"一径小"则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洲岛四邻疏"则强调了这块地方的偏僻与孤寂。

最后,"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两句,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所怀念的是古代儒者的学问和精神。"独有"二字突显了这种怀想的专一性,而"时来吊旧庐"则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缅怀与追思,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文化的深厚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镜湖居住生活的描写,以及对政治现实和古代学问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寂,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世界的一种渴望。

作者介绍

虚中
朝代:唐   籍贯:宜春

唐僧。宜春人。少脱俗从佛,而读书吟咏不辍。居玉笥山二十载,游潇湘,与齐己、尚颜、顾栖蟾为诗友。后住湘西栗成寺,与马希振情好甚笃。又时时贻诗司空图,图亦推重之。有《碧云集》。 
猜你喜欢

以剡笺赠陈待诏

云母光笼玉杵温,得来原自剡溪濆。

清含天姥岭头雪,润带金庭谷口云。

九万未充王内史,百番聊赠杜参军。

从知醉里纵横墨,不到羊欣练白裙。

(0)

偈颂并序·其九十一

西来意未明,徒学诸知见。

不识本真性,契道即悬远。

(0)

偈颂并序·其十二

得道还同未得人,心无胜负自安神。

从前古德称贫道,向此门中能几人?

(0)

入道浅深颂·其五

少室与摩竭,第代称扬许。

我今问汝徒,谁作将来主。

(0)

赠程明甫

古县枕前滩,官閒道自安。

执杯山鸟唱,晒药野猿看。

石缝横琴笔,槎根插钓竿。

不知陶靖节,早晚入云端。

(0)

偈·其一

梁山一曲歌,格外人难和。

十载访知音,未尝逢一个。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