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在世日,秪向镜湖居。
明主未巡狩,白头闲钓鱼。
烟莎一径小,洲岛四邻疏。
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
先生在世日,秪向镜湖居。
明主未巡狩,白头闲钓鱼。
烟莎一径小,洲岛四邻疏。
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学者在镜湖畔的平静生活。开篇“先生在世日,秪向镜湖居”两句,既点出了主人公的身份,也设定了诗歌的情景。"秪"字用得恰到好处,形容先生选择这片宁静之地以度日月,颇显出一种超脱红尘的人生态度。
接着“明主未巡狩,白头闲钓鱼”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政治的淡然与疏离。"明主"一词暗示着对理想君主的渴望,而"未巡狩"则表达出一种无奈和不满。同时,"白头闲钓鱼"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悠然自得。
"烟莎一径小,洲岛四邻疏"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镜湖周遭的宁静景致。"烟莎"指的是微细的水汽,而"一径小"则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洲岛四邻疏"则强调了这块地方的偏僻与孤寂。
最后,"独有为儒者,时来吊旧庐"两句,表明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所怀念的是古代儒者的学问和精神。"独有"二字突显了这种怀想的专一性,而"时来吊旧庐"则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缅怀与追思,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文化的深厚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镜湖居住生活的描写,以及对政治现实和古代学问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寂,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世界的一种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