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馆建嘉谟,惜创议未行,三品下庶僚,至今无列传;
讲堂刊定本,杂校雠方半,九经中大义,从此付何人。
史馆建嘉谟,惜创议未行,三品下庶僚,至今无列传;
讲堂刊定本,杂校雠方半,九经中大义,从此付何人。
此联出自清代俞樾所撰《挽何绍基联》,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何绍基先生的追思与感慨。上联“史馆建嘉谟,惜创议未行”首先点明了何绍基在历史文献编纂上的贡献与遗憾,暗示其在构建优秀文献策略上的创新未能实现,流露出对未能完成伟大事业的惋惜之情。
接着,“三品下庶僚,至今无列传”一句,通过对比何绍基的地位与后世对其事迹的记载情况,强调了何绍基虽位高权重,但其生平事迹并未得到全面、系统的记录,表达了对何绍基历史地位与个人贡献不被充分认识的遗憾。
下联“讲堂刊定本,杂校雠方半”则转向教育领域,指出何绍基在学术传播与教育上的努力,特别是他在讲堂上刊定的经典文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有待完善之处,暗含了对何绍基在学术传承与教育工作上的期待与肯定。
最后,“九经中大义,从此付何人”一句,将话题引向更深层次的文化传承问题,提出在何绍基之后,如何继续弘扬经典中的大义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表达了对何绍基在文化传承方面留下空白的忧虑与对后继者的期许。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高度赞扬了何绍基在历史编纂、学术传播和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同时也深刻反思了其未竟事业与文化传承的挑战,体现了对逝者深远影响的深切缅怀与对未来文化发展的深思。
结交不在早,要在心所当。
伊人则古昔,晤暂情何长。
云胡倏行游,告言之建康。
驱车蓟北门,鼓枻潞河阳。
川原悠以邈,使我戚中肠。
自戚还自慰,暌离庸讵伤。
黄鹄摩青霄,远举固其常。
去矣勿复道,恒德期不忘。
城邑岂不美,生事在田庐。
移家就所安,正当长夏初。
垄上刈旧麦,园中灌新蔬。
宁恤四体勤,将期方寸舒。
入门谢邻里,幸托仁者居。
湖光近林牖,水月澹清虚。
因适鱼鸟性,遂于尘迹疏。
开轩聊种竹,闭户兼著书。
岂羡衣食饶,但喜岁月储。
达人能固穷,朝夕恒晏如。
愿言日相过,多闻时起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