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此镜中影,颇疑非我颜。
憔悴一至斯,讵待他人怜?
未应日月穷,天地后无缘。
倏忆东墙松,蠹蚀多不完。
自得春雨滋,复致青芊绵。
谁云就死灰,嘘之难重燃。
力保微息存,或者茁其元。
顾此镜中影,颇疑非我颜。
憔悴一至斯,讵待他人怜?
未应日月穷,天地后无缘。
倏忆东墙松,蠹蚀多不完。
自得春雨滋,复致青芊绵。
谁云就死灰,嘘之难重燃。
力保微息存,或者茁其元。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病剧就养城北玉清道院作三章》的第一章。诗中以个人的病痛为引子,抒发了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首句“顾此镜中影,颇疑非我颜”,诗人面对镜子中的自己,产生了疑惑,是否这憔悴的形象已非原来的自己。这种自我认知的转变,反映了病痛带来的身心变化,以及对自我形象的重新审视。
接着,“憔悴一至斯,讵待他人怜?”诗人感叹自己的憔悴状态,似乎不再需要他人的同情和怜悯。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我坚强的肯定,也暗含了对社会情感依赖的反思。
“未应日月穷,天地后无缘”则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无限性和宇宙的广阔。诗人认为,时间不会因个人的病痛而终结,宇宙也不会因个体的存在而停止运行,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倏忆东墙松,蠹蚀多不完。自得春雨滋,复致青芊绵。”这一段通过描述东墙之松在春雨滋润下恢复生机,象征着即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希望和重生的可能性。诗人借物喻人,表达了即使在病痛中,内心仍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谁云就死灰,嘘之难重燃。力保微息存,或者茁其元。”诗人以“死灰”比喻病痛中的自己,但坚信只要努力保持生命的微弱气息,就有机会重新焕发生机。这种对生命力的顽强追求,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病痛的体验,深入探讨了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认知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珍视。
北海钟灵粹,东莱孕秀奇。
明良昔遇合,创述总昭垂。
文简推朝硕,忠襄复帝师。
家声荣里闬,女德重门楣。
谏省馀忠在,香闺淑范移。
鸡鸣初并戒,燕翼此为基。
孝友成家政,肃雍备母仪。
书香传外氏,宅相应孙枝。
锡服沾殊典,温纶荷眷私。
遐龄过耋耄,上寿祝期颐。
教仕功方就,移忠孝可为。
家园几周览,宦路正清夷。
陟屺怀明发,分曹藉度支。
缄封酬密线,问颔报含饴。
乐志宽离绪,承颜悦介眉。
班斓称未老,寿考看维祺。
玉树庭阶茂,金茎雨露滋。
显扬应尚远,褒赉更相随。
禅戒非云晚,玄修实在兹。
长辉瞻宝婺,嘉会等瑶池。
《寿高母仪太宜人》【明·卢龙云】北海钟灵粹,东莱孕秀奇。明良昔遇合,创述总昭垂。文简推朝硕,忠襄复帝师。家声荣里闬,女德重门楣。谏省馀忠在,香闺淑范移。鸡鸣初并戒,燕翼此为基。孝友成家政,肃雍备母仪。书香传外氏,宅相应孙枝。锡服沾殊典,温纶荷眷私。遐龄过耋耄,上寿祝期颐。教仕功方就,移忠孝可为。家园几周览,宦路正清夷。陟屺怀明发,分曹藉度支。缄封酬密线,问颔报含饴。乐志宽离绪,承颜悦介眉。班斓称未老,寿考看维祺。玉树庭阶茂,金茎雨露滋。显扬应尚远,褒赉更相随。禅戒非云晚,玄修实在兹。长辉瞻宝婺,嘉会等瑶池。
https://shici.929r.com/shici/eDdHljK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