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剧就养城北玉清道院作三章·其一》
《病剧就养城北玉清道院作三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顾此镜中影,颇疑非我颜。

憔悴一至斯,讵待他人怜?

未应日月穷,天地后无缘。

倏忆东墙松,蠹蚀多不完。

自得春雨滋,复致青芊绵。

谁云就死灰,嘘之难重燃。

力保微息存,或者茁其元。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病剧就养城北玉清道院作三章》的第一章。诗中以个人的病痛为引子,抒发了对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首句“顾此镜中影,颇疑非我颜”,诗人面对镜子中的自己,产生了疑惑,是否这憔悴的形象已非原来的自己。这种自我认知的转变,反映了病痛带来的身心变化,以及对自我形象的重新审视。

接着,“憔悴一至斯,讵待他人怜?”诗人感叹自己的憔悴状态,似乎不再需要他人的同情和怜悯。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我坚强的肯定,也暗含了对社会情感依赖的反思。

“未应日月穷,天地后无缘”则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无限性和宇宙的广阔。诗人认为,时间不会因个人的病痛而终结,宇宙也不会因个体的存在而停止运行,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倏忆东墙松,蠹蚀多不完。自得春雨滋,复致青芊绵。”这一段通过描述东墙之松在春雨滋润下恢复生机,象征着即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希望和重生的可能性。诗人借物喻人,表达了即使在病痛中,内心仍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最后,“谁云就死灰,嘘之难重燃。力保微息存,或者茁其元。”诗人以“死灰”比喻病痛中的自己,但坚信只要努力保持生命的微弱气息,就有机会重新焕发生机。这种对生命力的顽强追求,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病痛的体验,深入探讨了生命、时间、自然与自我认知的关系,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珍视。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风节堂四咏·其一柳

霜雪长含淑气,林园渐泄春光。

不教道路攀折,百啭莺同建章。

(0)

辰沅道中五首·其三

云起常从马足,风来或送猿声。

一道红泉树杪,泠然挹濯神清。

(0)

董参军惠铜雀砚余以晋砚酬之皆古物也为赋二绝·其一

当年陶埴意,祗为美人工。

转见文坛重,俱称自邺中。

(0)

济河杂咏八首·其三

南来多大贾,远近见帆樯。

满载何长物,方舟总越装。

(0)

济河杂咏八首·其二

箫鼓中川急,轮蹄夹岸频。

静观来往客,多是为名人。

(0)

寿高母仪太宜人

北海钟灵粹,东莱孕秀奇。

明良昔遇合,创述总昭垂。

文简推朝硕,忠襄复帝师。

家声荣里闬,女德重门楣。

谏省馀忠在,香闺淑范移。

鸡鸣初并戒,燕翼此为基。

孝友成家政,肃雍备母仪。

书香传外氏,宅相应孙枝。

锡服沾殊典,温纶荷眷私。

遐龄过耋耄,上寿祝期颐。

教仕功方就,移忠孝可为。

家园几周览,宦路正清夷。

陟屺怀明发,分曹藉度支。

缄封酬密线,问颔报含饴。

乐志宽离绪,承颜悦介眉。

班斓称未老,寿考看维祺。

玉树庭阶茂,金茎雨露滋。

显扬应尚远,褒赉更相随。

禅戒非云晚,玄修实在兹。

长辉瞻宝婺,嘉会等瑶池。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