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其二》
《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百家小邑万重山,惭愧斯民爱长官。

粳稻如云梨枣熟,暂留聊复为加餐。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初闻得校书郎示同官三绝》中的第二首。苏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地方官员与百姓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以及地方的富饶景象。

“百家小邑万重山”,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偏远小镇与连绵山脉交织的画面,既描绘了地理环境的偏远与壮丽,也暗示了地方官面临的挑战与责任。这样的背景设定,为后续情感的铺垫奠定了基础。

“惭愧斯民爱长官”,直接表达了地方官对于民众深厚情感的感激与自省。在这样的偏远之地,民众对官员的爱戴与尊重,让官员深感荣幸与责任重大,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惭愧,可能是因为自己能力有限,未能完全回报民众的厚望。

“粳稻如云梨枣熟”,通过丰富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地方的富饶与丰收。粳稻如同云朵般覆盖大地,梨枣也已成熟,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繁荣景象,也象征着地方经济的繁荣与人民生活的富足。

“暂留聊复为加餐”,在这样的美景与和谐氛围中,官员选择暂时停留,或许是为了更好地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也可能是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改善民生,让这份和谐得以长久维持。这一句透露出官员对于职责的认真与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宋代地方官与民众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地方的自然美景与经济繁荣,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题东干小普陀佛阁

曲曲回廊映柳阁,探幽几度到香台。

九峰晴黛横窗出,三泖春波拍岸来。

深涧黑腥鱼喷藻,遥堤青湿鹭行苔。

诗成不尽登临兴,题壁惭非工部才。

(0)

余学画于汤子三年见其画水入妙自谓颇得其意作画水歌

宋公画山得山骨,五百年来纸犹湿。

米公画山不画山,晴天雨天推烟鬟。

汤子画水亦如此,十日五日袖五指。

忽然倒峡与奔流,幻出澄江对窗几。

画涛画雪兼画冰,低头听之声泠泠。

老人事过即忘却,惟此欲忘心不能。

古来多少餐霞客,误落尘中人不识。

汤家水,米家山,只在虚无缥缈间。

说与世人皆大笑,五百年来称二妙。

(0)

送陆蓝田同大儿南还因忆蓝田尊人

吾已倦游久,君行复此来。

早随春雁至,犹及海榴回。

客路河桥晚,故人邻笛哀。

归途欣并辔,终愧阿戎才。

(0)

汝南道上

篮舆来去日,愁向积阴繁。

桥没多荒径,鸥飞失故滩。

秋因雨易夕,水绕俗加寒。

比户荒烟里,何人驻马看。

(0)

元城竹枝词

南方佳果胜侯鲭,丹橘黄柑脍绿橙。

寒夜更添滋味美,红泥鲜笋到临清。

(0)

江右康味淡先生令予邑去后而邑人祠之湘泉庵志弗剪伐也小范以公车之北过拜先祠作湘泉慕八章漫和一绝

处处丹枫绕树枝,殷勤含泪读残碑。

只今故旧几人在,惟有泉流似昔时。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