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不任事,恒似涉风波。
况值经营际,其如会计何。
长官忧见骂,小吏厌相过。
翻忆秋池上,临书换白鹅。
布衣不任事,恒似涉风波。
况值经营际,其如会计何。
长官忧见骂,小吏厌相过。
翻忆秋池上,临书换白鹅。
这首诗名为《排闷》,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诗中描绘了布衣在官场中的无奈与困扰,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布衣不任事,恒似涉风波”,以布衣比喻平凡之人,在官场中往往难以承担重任,仿佛置身于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接着,“况值经营际,其如会计何”进一步强调了在繁忙的政务处理中,面对复杂的财务和行政事务时的困难与压力。这里“经营际”指政务繁忙之时,“会计”则暗喻繁重的行政管理和财务工作。
“长官忧见骂,小吏厌相过”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官场中上下级之间的关系。长官的担忧和责备,让布衣感到压力山大;而频繁的与小吏打交道,也让其感到厌烦。这两句反映了官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布衣在其中的尴尬处境。
最后,“翻忆秋池上,临书换白鹅”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在忙碌和压力之下,诗人回想起秋天池塘边的悠闲时光,想象自己在书斋中临摹书法,甚至愿意用白鹅来换取这份宁静,体现了对简单、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布衣在官场中的经历,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在复杂社会环境下的内心挣扎与情感寄托,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薛君堂悬山水字,请我试作山水诗。
呼童磨墨慰君意,强作安得有好辞。
昔年曾是杜陵客,东城水上横此碑。
字方数尺形势健,岂似取次笔画为。
东城父老语于我,推本创自开元时。
不知当时何所用,费功镵刻为瑰奇。
我去长安十载后,此石谁辇来京师。
苑中构殿激流水,暮春修禊浮酒卮。
是时祠臣出不意,酒半使赋或气萎。
日斜鸣跸不可驻,未就引去如鞭笞。
脱我幸得预此列,玉阶立写从然萁。
今虽下笔不称意,已书满幅令君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