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是帆归我客迁,喜无津吏报邮传。
挽河有力都宗海,作楫相期共济川。
水到顺流谁肯退,风能借助敢争先。
江湖泛宅终何定,同病相怜益自怜。
君是帆归我客迁,喜无津吏报邮传。
挽河有力都宗海,作楫相期共济川。
水到顺流谁肯退,风能借助敢争先。
江湖泛宅终何定,同病相怜益自怜。
这首诗《与黄莘农中丞邻舟夜话》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黄莘农在夜晚同舟共济的情景,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共同期待。
首联“君是帆归我客迁,喜无津吏报邮传。”以“帆归”与“客迁”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关系变化,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喜悦,因为没有官府的打扰,可以自由畅谈,享受这份宁静与自在。
颔联“挽河有力都宗海,作楫相期共济川。”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友人比作能够“挽河”的力量,共同汇聚于大海之中,象征着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目标。同时,“作楫相期共济川”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携手并进,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风浪,追求共同理想的心愿。
颈联“水到顺流谁肯退,风能借助敢争先。”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合作与竞争的意象。水顺流而下,不畏艰难,勇往直前;风虽助航,但诗人敢于争先,体现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尾联“江湖泛宅终何定,同病相怜益自怜。”以江湖泛宅为喻,表达了人生的不确定性和漂泊感,但正是这种相似的经历使得朋友之间更加理解和同情。最后的“同病相怜益自怜”,既是对友情的深刻感慨,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谊,也蕴含了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郢州清节著吾州,宜尔诸郎总好脩。
过我山林忘僻陋,为君鸡黍乏淹留。
结交群从非一日,欲话令人翻百忧。
画舸曾同李膺载,竹林仍并阮咸游。
吾友不藏善,相逢过所闻。
政兹欣再见,忽尔叹离群。
举子名场事,躬行圣处勋。
相期在白首,勿漫蹑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