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列戍满邢州,敢为筹边独上楼。
千骑月回清啸响,一尊天豁大荒愁。
移屯渐老韩长孺,作客谁怜马少游。
出处圣朝应易得,即论非土竟谁留。
秋风列戍满邢州,敢为筹边独上楼。
千骑月回清啸响,一尊天豁大荒愁。
移屯渐老韩长孺,作客谁怜马少游。
出处圣朝应易得,即论非土竟谁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登黄寺堡太平楼作》。诗中描绘了秋风萧瑟、戍楼林立的邢州景象,诗人独自登楼,面对边疆的壮阔与辽远,内心涌起复杂的情感。
首联“秋风列戍满邢州,敢为筹边独上楼”,开篇即以秋风和戍楼渲染出边塞的肃穆氛围,诗人敢于独自登楼筹划边防之事,展现出其勇毅与担当。
颔联“千骑月回清啸响,一尊天豁大荒愁”,通过“千骑”、“月回”、“清啸响”等意象,描绘出边疆的壮丽与辽阔,同时“一尊天豁大荒愁”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愁与感慨。
颈联“移屯渐老韩长孺,作客谁怜马少游”,借用了历史人物韩长孺和马少游的故事,表达了对边疆将士年华流逝、远离家乡的深切同情。
尾联“出处圣朝应易得,即论非土竟谁留”,诗人反思个人的进退取舍,在圣明的时代本应容易获得,但面对边疆的需要,却难以找到留下的人才,流露出对国家边防事业的忧虑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边防事业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蜀葵名不一,菺莃皆其类。
岂似秋葵花,正色无杂异。
秋葵知向阳,堪以兴忠挚。
蜀葵则安能,随方弄娇媚。
亦被向阳称,仿佛名滥厕。
诗人贵耳食,谁解董狐义。
青邱咏其白,应缘别寄意。
承露固且可,经寒恐弗易。
永念李绛言,因拟狄山刺。
祈年蕴素诚,宝殿焕新名。
益凛钦基命,重欣瞻落成。
矞云扶栋宇,上日率公卿。
雾馥升烟合,星辉列烛明。
一衷陈玉帛,九阕备咸英。
鸿贶希初祉,青韶逮始耕。
泰符宏锡极,丰壤积琼霙。
岁纪昭阳协,惟殷敬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