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汪颜复秋江堂》
《汪颜复秋江堂》全文
宋 / 汪炎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拂衣何必归沧洲,黟水不减沧江流。

本有渔矶带苍藓,且无叠鼓惊眠鸥。

风漾霞光笛声晚,云压雁影芦花秋。

客子还能念乡土,今年更作新安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āngyánqiūjiāngtáng
sòng / wāngyánchǎng

guīcāngzhōushuǐjiǎncāngjiāngliú

běnyǒuyàndàicāngxiǎnqiědiéjīngmiánōu

fēngyángxiáguāngshēngwǎnyúnyànyǐngmánghuāqiū

háinéngniànxiāngjīnniángèngzuòxīnānyóu

注释
拂衣:告别官场。
何必:何须。
归:返回。
沧洲:江湖边,隐居之地。
黟水:地名,指安徽黟县的溪流。
不减:不逊于。
沧江:江流。
渔矶:捕鱼时停靠的礁石。
苍藓:青苔。
叠鼓:连续不断的鼓声。
鸥:海鸥。
漾:波动。
霞光:晚霞。
笛声:笛子的声音。
雁影:大雁的身影。
芦花:芦苇的花。
客子: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乡土:家乡。
新安:古地名,今安徽黄山地区。
翻译
何必急于回归江湖边,黟水之流同样长
这里原有渔夫的礁石覆青苔,没有频繁的鼓声打扰鸥鸟睡眠
晚风吹动晚霞,笛声悠扬,雁影被云层压低,秋天的芦花飘落
游子心中仍念故乡,今年我将再次游览新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起始两句“拂衣何必归沧洲,黟水不减沧江流”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之地的选择并不局限于传说中的仙境,而是更看中眼前这片风景如同传说的好处。"本有渔矶带苍藓,且无叠鼓惊眠鸥"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和自在,无需担心打扰到水中的生物。

接着,“风漾霞光笛声晚,云压雁影芦花秋”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色与氛围。诗人通过笛子的声音和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

最后,“客子还能念乡土,今年更作新安游”两句则流露出诗人虽然身在异乡,但依旧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决定再次出行,到新的地方去体验生活。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旅行的热爱,也反映出了他对于生活不断追求新鲜感受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汪炎昶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诗三百三首·其二五五

可叹浮生人,悠悠何日了。

朝朝无闲时,年年不觉老。

总为求衣食,令心生烦恼。

扰扰百千年,去来三恶道。

(0)

淮南李相公绅席上赋春雪

六出花飞处处飘,黏窗著砌上寒条。

朱门到晓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消。

(0)

长门怨

君王宠初歇,弃妾长门宫。

紫殿青苔满,高楼明月空。

夜愁生枕席,春意罢帘栊。

泣尽无人问,容华落镜中。

(0)

美人尝茶行

云鬟枕落困春泥,玉郎为碾瑟瑟尘。

闲教鹦鹉啄窗响,和娇扶起浓睡人。

银瓶贮泉水一掬,松雨声来乳花熟。

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

明眸渐开横秋水,手拨丝簧醉心起。

台时却坐推金筝,不语思量梦中事。

(0)

口号

中夜忽自起,汲此百尺泉。

林木含白露,星斗在青天。

(0)

题长江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

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

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