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衣何必归沧洲,黟水不减沧江流。
本有渔矶带苍藓,且无叠鼓惊眠鸥。
风漾霞光笛声晚,云压雁影芦花秋。
客子还能念乡土,今年更作新安游。
拂衣何必归沧洲,黟水不减沧江流。
本有渔矶带苍藓,且无叠鼓惊眠鸥。
风漾霞光笛声晚,云压雁影芦花秋。
客子还能念乡土,今年更作新安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起始两句“拂衣何必归沧洲,黟水不减沧江流”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之地的选择并不局限于传说中的仙境,而是更看中眼前这片风景如同传说的好处。"本有渔矶带苍藓,且无叠鼓惊眠鸥"一句则写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满意和自在,无需担心打扰到水中的生物。
接着,“风漾霞光笛声晚,云压雁影芦花秋”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傍晚的景色与氛围。诗人通过笛子的声音和大自然的美景,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
最后,“客子还能念乡土,今年更作新安游”两句则流露出诗人虽然身在异乡,但依旧对故乡有着深厚的感情,并且决定再次出行,到新的地方去体验生活。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旅行的热爱,也反映出了他对于生活不断追求新鲜感受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云鬟枕落困春泥,玉郎为碾瑟瑟尘。
闲教鹦鹉啄窗响,和娇扶起浓睡人。
银瓶贮泉水一掬,松雨声来乳花熟。
朱唇啜破绿云时,咽入香喉爽红玉。
明眸渐开横秋水,手拨丝簧醉心起。
台时却坐推金筝,不语思量梦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