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万尺花如铁,秋窗昼洒红霞屑。
螺顶仙人骑杖来,天衣晓带雪山雪。
帝遣神丁量海洗,绣锷斑棱生平砥。
一萍吹作浔阳城,半七疏为九江水。
高青直上一万重,绿瞳笑启金泥封。
烟重云骨不可去,怒鞭白雀恼张公。
芙蓉万尺花如铁,秋窗昼洒红霞屑。
螺顶仙人骑杖来,天衣晓带雪山雪。
帝遣神丁量海洗,绣锷斑棱生平砥。
一萍吹作浔阳城,半七疏为九江水。
高青直上一万重,绿瞳笑启金泥封。
烟重云骨不可去,怒鞭白雀恼张公。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的《文殊台》,描绘了一幅壮观而神秘的景象。首句“芙蓉万尺花如铁”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芙蓉花的高大和坚韧,仿佛铁一般坚硬。接下来的“秋窗昼洒红霞屑”则描绘了花色在秋日阳光下如同洒落的红霞,色彩斑斓。
“螺顶仙人骑杖来,天衣晓带雪山雪”运用神话元素,将文殊台塑造成仙人驾临的神圣之地,晨光中仙人衣裳如雪山之雪,增添了神秘的氛围。诗人接着写到“帝遣神丁量海洗”,似乎在说天帝派遣神灵清洗大海般的壮丽景色,使得文殊台周围的景色更加洁净。
“绣锷斑棱生平砥”形象地描述了山石经过风雨洗礼后的纹理,犹如刀剑上的斑驳痕迹,象征着岁月的磨砺。接下来的“一萍吹作浔阳城,半七疏为九江水”则通过奇特的想象,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景观相结合,赋予山水以生命和故事。
最后两句“高青直上一万重,绿瞳笑启金泥封”描绘了文殊台的高峻和生机,仿佛绿色的眼睛在金色的泥土封印下微笑,充满了活力。然而,“烟重云骨不可去,怒鞭白雀恼张公”又带出一丝惆怅,暗示了文殊台虽美,但其深藏不露的气质难以触及,连张公这样的人都为之困扰。
整体来看,袁宏道的《文殊台》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文殊台的壮丽景色以及其中蕴含的神秘与深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太行之山何崔嵬,岩幽谷隐藏风雷。
汉军已料骑士屈,魏武重叹车轮摧。
其开如陉下如井,云作炊烟瀑垂绠。
羊牛只道来层霄,鸡犬方知接人境。
山僧何年住山顶,亦有山田二三顷。
非关避世应避名,我欲从之玩流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