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沧江上,烟雨时冥冥。
遥隐江波白,复含江树青。
凫鹥近屡见,渔歌清可听。
何必抚图画,然后怡性灵。
忆昔沧江上,烟雨时冥冥。
遥隐江波白,复含江树青。
凫鹥近屡见,渔歌清可听。
何必抚图画,然后怡性灵。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在沧江边所见之景的回忆,以“沧江烟雨”为主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首句“忆昔沧江上,烟雨时冥冥”,开篇即营造出一幅烟雨蒙蒙、江面迷离的画面,引人入胜。接着,“遥隐江波白,复含江树青”,远眺之处,江水与天空交界处一片雪白,而江畔的树木则在烟雨中呈现出一抹青翠,色彩对比鲜明,生动地勾勒出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凫鹥近屡见,渔歌清可听”,转而聚焦于江边的生灵与人类活动,白鹭等水鸟近在眼前,渔歌唱和在耳边,生活气息浓厚,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最后,“何必抚图画,然后怡性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认为无需通过画作来欣赏美,心灵的愉悦与满足便源自于对自然的直接体验,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沧江烟雨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宁静,更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关系的独特思考。
和气熏来,这般光景,管无风雨。
画栋朱甍,锦坊绣巷,娘子将嫫母。
星球高挂,灯楼趱出,良夜正消增五。
遨头事,牙旗铁马,且还那时鄞府。
甘泉见说,捷书频奏,渐次不烦颦鼓。
双凤云间,六鳌海上,祝赞齐手舞。
三呼声里,君王万寿,岁岁传柑笑语。
便都把,升平旧曲,腔儿旋补。
记高冈、两凤揽朝晖,翩翻万里来。
向槐厅深处,松厅紧里,却立徘徊。
一舸风帆烟浪,拟竖锦江桅。
聊为玄晖老,共拂尘埃。
我亦归来岩壑,正不妨散诞,笑口频开。
算人间成败,何用苦惊猜。
便江南、求田问舍,把岁寒、三友一圈栽。
今宵酒,只消鲸吸,不要论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