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洞仙歌·其二寿稼轩》
《洞仙歌·其二寿稼轩》全文
宋 / 杨炎正   形式: 词  词牌: 洞仙歌

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曾对金樽伴芳草。

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笙歌里,谁信东君会老。

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

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

待貌取、精神上凌烟,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炎正在《洞仙歌(其二)》中的一部分,表现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超脱和追求神仙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生命真谛的思考。

“带湖佳处,仿佛真蓬岛。”开篇即描绘了一幅如同仙境般的景致,将带湖之美比作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空间的向往。

“曾对金樽伴芳草。”这句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金樽”可能指代饮酒的乐趣,而“芳草”则是大自然的馈赠,通过这样的意象,诗人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享受简单生活的喜悦。

“见桃花流水,别是春风。”在这里,诗人以桃花和流水作为描写春天美景的手段,而非直接指向春风,这种间接表达增添了一份柔情与含蓄。

“笙歌里,谁信东君会老。”“笙”是一种古代乐器,诗人在这里借用音乐来表达对神仙不老的向往,通过问句形式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永恒青春的心境。

“功名都莫问,总是神仙,买断风光镇长好。”这几句则明确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淡漠,以及对成为神仙、拥有永恒美好的向往。这里的“买断”意味着愿意付出一切来换取这种状态。

“但如今,经国手,袖里偷闲,天不管、怎得关河事了。”诗人在这几句中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无奈和逃避,通过“袖里偷闲”表现出一种隐退世俗、保持内心独立的态度。

“待貌取、精神上凌烟,却旋买扁舟,归来闻早。”最后两句则描写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诗人希望自己的精神能够凌驾于一切之上,就像云烟一般飘逸,然后是购买一艘平底小船,以此作为归隐的象征,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超脱世俗的心境,以及追求神仙自由的生活理想,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志趣。

作者介绍
杨炎正

杨炎正
朝代:宋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生辰:1145—?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猜你喜欢

荻港真武祠避暑次壁间韵

枕江阛市隐仙家,洞口通幽石径斜。

金阙剑光旋斗极,玉墀珠蕊点槐花。

交加木石侵云碧,曲抱江山引界赊。

避暑却疑天上坐,广寒分映落烟霞。

(0)

浈阳舟中别弟兼寄诸族戚

拂曙千旌向北行,何因桑梓重驰情。

寒暄我尚怜诸族,聚散能无念众甥。

努力双肩期远到,凌风六翮看秋横。

古来丰芑光诒业,总在忧勤惕厉成。

(0)

登拂水岩次韵

青山随地托幽缘,况有登山具且便。

台石雪乾梅送腊,剑门烟暖草迎年。

钟声见日凭观海,玉屑凌风动拂泉。

千古断碑遗荐福,磨崖今拟为谁镌。

(0)

谒韩昌黎祠用韵

泷口泷头路旧通,千年山斗仰高风。

衡云已见孤忠动,佛骨难回一疏雄。

国是岩廊颠李相,庙碑潮海有苏公。

驱车一过人心在,旅客香烟祀未穷。

(0)

甲寅九月十日登神光山纪事

九日先茔荐野殽,不妨十日谩登高。

黄花迟结百年约,白发豪吟两鬓摇。

千古神光应复气,一泓墨沼可濡毫。

茱萸永戴多花实,此际重游不惮劳。

(0)

又写怀·其二

谢事来归不与公,山斋门径白云封。

喜将兰桂栽庭下,羞把须眉对镜中。

世事看同花上露,情怀落在柳边风。

空中楼阁层层上,仰止无名太古翁。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