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讶春来晚,无嫌花发迟。
人怜全盛日,我爱半开时。
紫蜡黏为蒂,红苏点作蕤。
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
树杪真珠颗,墙头小女儿。
浅深妆駮落,高下火参差。
蝶戏争香朵,莺啼选稳枝。
好教郎作伴,合共酒相随。
醉玩无胜此,狂嘲更让谁。
犹残少年兴,不似老人诗。
西日凭轻照,东风莫杀吹。
明朝应烂熳,后夜更离披。
林下遥相忆,尊前闇有期。
衔杯嚼蕊思,唯我与君知。
勿讶春来晚,无嫌花发迟。
人怜全盛日,我爱半开时。
紫蜡黏为蒂,红苏点作蕤。
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
树杪真珠颗,墙头小女儿。
浅深妆駮落,高下火参差。
蝶戏争香朵,莺啼选稳枝。
好教郎作伴,合共酒相随。
醉玩无胜此,狂嘲更让谁。
犹残少年兴,不似老人诗。
西日凭轻照,东风莫杀吹。
明朝应烂熳,后夜更离披。
林下遥相忆,尊前闇有期。
衔杯嚼蕊思,唯我与君知。
这首诗的语言轻盈典雅,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留恋。诗人表达了一种豁然超脱的情怀,对于春天来临的迟缓并不介意,因为他更爱那半开的花朵,这里蕴含着一种对生命中完美瞬间的珍惜。
“紫蜡黏为蒂,红苏点作蕤。”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也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美感的极致追求。这里所谓的“紫蜡”和“红苏”,可能是指花朵上细小的蜡质物或其他装饰,通过这样的细节,诗人传达出一种对完美细节的珍视。
“树杪真珠颗,墙头小女儿。”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树下的真珠和墙头的小女孩,都成为了诗中美好的符号,展现了生活中的平凡而美好。
整首诗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人间美好的珍视和留恋。这正体现了白居易诗风中那种平易近人的特点,同时也透露出一位老诗人对于生活、自然和人际关系深刻的感悟。
闲卧藜床对落晖,翛然便觉世情非。
漠漠稻花资旅食,青青荷叶制儒衣。
山僧相访期中饭,渔父同游或夜归。
待学尚平婚稼毕,渚烟溪月共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