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海》
《望海》全文
唐 / 周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苍茫空泛日,四顾绝人烟。

半浸中华岸,旁通异域船。

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

欲作乘槎客,翻愁去隔年。

(0)
注释
苍茫:空旷而辽阔。
空泛:空旷无物。
绝人烟:没有人烟。
半浸:大半沉浸。
中华岸:中国的岸边。
旁通:旁边连接。
岛间:岛屿之间。
波外:海浪之外。
恐无天:恐怕没有边际。
乘槎客:乘筏的旅人。
翻愁:反而忧虑。
去隔年:需要隔一年。
翻译
广阔无垠的天空下,四周不见人烟。
江河一半沉浸在中华大地,旁边通向异国他乡的船只穿梭。
岛屿之间或许隐藏着国家,海浪之外似乎没有边际。
我想要成为乘筏的旅人,却忧虑此行需隔年才能返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遨游四海的意境。"苍茫空泛日,四顾绝人烟"两句,通过广阔无垠的天空和荒凉的人间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大海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孤独感受。

"半浸中华岸,旁通异域船"表明了大海连接着不同的国度,中华之地与他邦相连,通过航海交通实现文化和物资的交流。这里的“中华岸”是指中国的沿海地区,而“异域船”则象征着海外的友好往来。

"岛间应有国,波外恐无天"这两句诗强调了海洋另一侧存在着未知的国家和文化,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远方世界的神秘感和敬畏之心。这里的“岛间”指的是海上的岛屿,而“波外”则是海浪之外,即海外。

"欲作乘槎客,翻愁去隔年"表达了诗人想要成为一名航海者,穿梭于大海之间,以此来消解内心的忧虑和过往的一年的苦恼。这里的“乘槎”是指古代的一种航海工具,而“翻愁去隔年”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某些不快经历的反思与释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广阔的大海和对海外世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遨游、超越时空界限以及追求心灵解脱的深切愿望。

作者介绍

周繇
朝代:唐   字:为宪   生辰:841年-912年

周繇(841年-912年),字为宪,池州(今属安徽)人(唐才子传作江南人,此从唐诗纪事)。晚唐诗人,“咸通十哲”之一。家贫,工吟咏,时号为“诗禅”。与段成式友善。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举进士及第。调福昌县尉,迁建德令。后辟襄阳徐商幕府,检校御史中丞。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全唐诗》收有繇诗一卷共22首。
猜你喜欢

过若松町有感

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

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

(0)

浣溪沙

城郭秋生一夜凉,独骑瘦马傍宫墙。

参差霜阙带朝阳。

旋解冻痕生绿雾,倒涵高树作金光。

人间夜色尚苍苍。

(0)

读史二十首·其二

两条云岭摩天出,九曲黄河绕地回。

自是当年游牧地,有人曾号伏羲来。

(0)

夜坐向晓

遥夜苦难明,他洲日方午。

一闻翰音啼,吾岂愁风雨!

(0)

题答筤谷目

我家湘上高嵋山,茅屋修竹一万竿。

春雨晨锄斸玉版,秋风夜馆鸣琅玕。

自来京华昵车马,满腔俗恶不可删。

洞庭天地一大物,一从北渡遂不还。

苦忆故乡好林壑,梦想此君无由攀。

嗟君与我同里社,误脱野服充朝班。

一别篬筤囗猿鹤,十年台省翔鹓鸾。

鱼须文笏岂不好,却思乡井长三叹。

钱唐画师天所纵,手割湘云落此间。

风技雨叶战寒碧,明窗大儿生虚澜。

簿书尘埃不称意,得此亦足镌疏顽。

还君此画与君约,一月更借十回看。

(0)

采桑曲

种桑人家十之九,连绿不断阴千亩。

年年相戒桑熟时,畏人盗桑晨暮守。

前年灾水去年旱,私债官租如火锻。

今春差觉风雨好,可惜桑田种又少。

采桑女子智于男,晓雾浸鞋携笋篮。

幼年父母责女红,蚕事绩事兼其中。

桑有稚壮与瘦肥,亦有蚕饱与蚕饥。

忌讳时时外意生,心血耗尽茧初成。

织不及匹机上卖,急偿官租与私债。

促织在室丝已竭,机抒西邻响不绝。

残岁无米货入苦,妄意明年新丝补。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