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屟向汀洲,残山望眼收。
云归藏晚堞,柳断出晴楼。
古寺藤烟夕,荒滩蓼水秋。
平沙看旧雁,落日更生愁。
步屟向汀洲,残山望眼收。
云归藏晚堞,柳断出晴楼。
古寺藤烟夕,荒滩蓼水秋。
平沙看旧雁,落日更生愁。
这首清代诗人张晋的《河上》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秋日景色。首句“步屟向汀洲”,以轻缓的步伐走向水边的沙滩,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闲适的漫步。次句“残山望眼收”,写诗人远眺,只见残破的山峦在视野中逐渐消失,透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
第三句“云归藏晚堞”,暗示傍晚时分,云彩归隐城墙之上,增添了几分静谧。第四句“柳断出晴楼”,则通过稀疏的柳树和晴朗的高楼,描绘出秋日黄昏的景象,富有画面感。
第五句“古寺藤烟夕”进一步渲染了傍晚的氛围,古寺笼罩在藤蔓缭绕的烟雾中,显得古老而神秘。最后一句“荒滩蓼水秋”,将视线转向荒芜的滩涂和秋水,增添了寂寥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河畔的自然景色,以及诗人由此引发的怀旧与孤寂之感,展现出清人张晋对于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丹陵观,有古杉,屹如双阙当云门。
云是钟君之手植,君去此树馀空村。
尾摇翡翠梢八表,根结蛇蛟行九原。
幽边岂无鬼神护,深处直形天地恩。
一方拆裂引穿溜,犹是百年烧火痕。
苍皮树里渐欲合,始知草木有道存。
或云下有丹火伏,四时地底皆春温。
神还复壮此其验,疑是自此无传喧。
平生政坐嗜奇古,来看适值寒冬昏。
长歌沈思绕其下,夜半月高松露繁。
飘飖叶县凫舄影,牢落丰城龙剑魂。
何当唤起博物者,共骑黄鹄凌昆崙。
清和新霁,杖孤筇、野外追随上客。
望去琳宫千树里,磐响乍传遥碧。
山色当门,葵花盈砌,到此尘嚣隔。
衔杯籍草,赏心更拥图册。
谁道冠盖京华,偏容吾辈,泉石留行迹。
醉后看松过别圃,细雨沾衣将夕。
公瑾风流,伟长词赋,此会高今昔。
岑参兄弟,愿言常奉游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