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停石燕馆,试问桂阳州。
稻引沟分径,山围水曲流。
飞鸿何处没,羸马几时休。
今古闲来往,高歌欲白头。
暂停石燕馆,试问桂阳州。
稻引沟分径,山围水曲流。
飞鸿何处没,羸马几时休。
今古闲来往,高歌欲白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桂阳道中石燕馆时所见所感,充满了旅途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联“暂停石燕馆,试问桂阳州”,诗人暂时停下脚步,在石燕馆稍作休息,心中不禁浮想联翩,想要询问前方的桂阳州,透露出旅途的疲惫与对未知的期待。
颔联“稻引沟分径,山围水曲流”,描绘了一幅稻田与山川交织的画面。稻田间小沟蜿蜒,划分出一条条路径;群山环绕,溪水弯曲流淌,展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之美。
颈联“飞鸿何处没,羸马几时休”,诗人借飞鸿的消失和疲惫的马匹,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旅途劳顿的感慨。飞鸿在天空中留下痕迹后消失无踪,而马儿似乎永不停歇地前行,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旅途的漫长。
尾联“今古闲来往,高歌欲白头”,诗人回顾历史与现实,感叹古今来往的旅人皆如此,即便高声歌唱,也难以掩饰内心的苍老与岁月的无情。这一句将个人情感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相融合,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广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旅途劳顿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小山削玉搏空青,大山错绣开帷屏。
划然千文崖壁立,下有流水当高亭。
亭中幽人颜色好,城市何年迹如扫。
长江日落澹浮云,极浦春回满芳草。
深林窈窕仙路遥,谷口雪明双板桥。
便携绿玉上绝顶,閒听松风吹洞箫。
句曲凋仙馆,兹山多白鹄。
积云荡胸起,层霄纷郁郁。
卷舒本无心,成盖复轮囷。
五色散晴采,三素堕寒影。
朝随白鹄积金峰,暮逐神蝙福乡井。
山中宰相挂冠归,身似閒云岂受羁。
不堪持赠赋诗寄,变化静观聊自怡。
商之孙子清庙器,灵笈琅章发玄秘。
飞阁冯虚杪万松,阴合窗扉凝玉气。
贞居先生杨许俦,曾过娄江江上楼。
论诗秉烛坐清夜,倾盖始识髯翁周。
我亦华阳洞中吏,不归已是三千岁。
西访髯周弟与孙,为觅怡云当少愒。
韩公不鸣老坡谢,世间神物霾寒灰。
我来北雍抚石鼓,坐卧其下三徘徊。
周宣秉旄奠八柱,岐阳大狩鞭风雷。
四山罝罦币天布,群后冠带如云来。
东征北伐荡膻秽,方召??何雄哉!
铭功镌石告无极,欲镇后土康八垓。
自从七国战龙虎,荒荒王迹沦蒿莱。
嬴颠刘蹶六代沸,把酒但劝长星杯。
陈仓流落一千载,霜饕日剥空黄埃。
国子先生老好事,欲比郜鼎珍琼瑰。
东都相公守右辅,始舁泮沼剜苍苔。
五季蜩螗颇星散,司马刺史初重恢。
是时十鼓嗟失一,抛弃不辨何山隈。
博搜民间得异臼,秦关复赎连城回。
宣和天子向儒雅,太清书画千云堆。
诏移此石归汴水,圜桥观听何轰豗。
行填字钩发光怪,照耀艮岳金碧开。
岂知六龙卒北狩,法物曾不禳凶灾。
高车大牛辇万货,填坑咽谷惊三才。
是鼓苍黄亦北徒,重器始此蟠燕台。
道园诗翁主太学,兴举百废扶倾颓。
中门两枨与位置,华楹大栋增崔嵬。
承以砖坛护以槛,清阴四幂连疏槐。
迩来春秋阅五百,光气夜夜腾斗魁。
圣清文明迈巢燧,搜抉书契穷根荄。
从臣技能半史籀,别作新鼓相追陪。
小儒昏钝无所识,得从棫朴备条枚。
细思物理穷显晦,茫茫人事不可推。
作歌聊继二公后,不羞驽蹇随龙媒。
《太学石鼓歌》【清·曾国藩】韩公不鸣老坡谢,世间神物霾寒灰。我来北雍抚石鼓,坐卧其下三徘徊。周宣秉旄奠八柱,岐阳大狩鞭风雷。四山罝罦币天布,群后冠带如云来。东征北伐荡膻秽,方召??何雄哉!铭功镌石告无极,欲镇后土康八垓。自从七国战龙虎,荒荒王迹沦蒿莱。嬴颠刘蹶六代沸,把酒但劝长星杯。陈仓流落一千载,霜饕日剥空黄埃。国子先生老好事,欲比郜鼎珍琼瑰。东都相公守右辅,始舁泮沼剜苍苔。五季蜩螗颇星散,司马刺史初重恢。是时十鼓嗟失一,抛弃不辨何山隈。博搜民间得异臼,秦关复赎连城回。宣和天子向儒雅,太清书画千云堆。诏移此石归汴水,圜桥观听何轰豗。行填字钩发光怪,照耀艮岳金碧开。岂知六龙卒北狩,法物曾不禳凶灾。高车大牛辇万货,填坑咽谷惊三才。是鼓苍黄亦北徒,重器始此蟠燕台。道园诗翁主太学,兴举百废扶倾颓。中门两枨与位置,华楹大栋增崔嵬。承以砖坛护以槛,清阴四幂连疏槐。迩来春秋阅五百,光气夜夜腾斗魁。圣清文明迈巢燧,搜抉书契穷根荄。从臣技能半史籀,别作新鼓相追陪。小儒昏钝无所识,得从棫朴备条枚。细思物理穷显晦,茫茫人事不可推。作歌聊继二公后,不羞驽蹇随龙媒。
https://shici.929r.com/shici/jUmFzUHM.html
销魂时候。正落花成阵,可人分手。纵临别、重订佳期,恐软语无凭,盛欢难又。雨外春山,会人意、与眉交皱。望行舟渐隐,恨杀当年,手栽杨柳。
别离事,人生常有。底何须为著,成个消瘦?但若是两情长,便海角天涯,等是相守。潮水西流,肯寄我,鲤鱼双否?倘明岁、来游灯市,为侬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