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学石鼓歌》
《太学石鼓歌》全文
清 / 曾国藩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韩公不鸣老坡谢,世间神物霾寒灰。

我来北雍抚石鼓,坐卧其下三徘徊。

周宣秉旄奠八柱,岐阳大狩鞭风雷。

四山罝罦币天布,群后冠带如云来。

东征北伐荡膻秽,方召??何雄哉!

铭功镌石告无极,欲镇后土康八垓。

自从七国战龙虎,荒荒王迹沦蒿莱。

嬴颠刘蹶六代沸,把酒但劝长星杯。

陈仓流落一千载,霜饕日剥空黄埃。

国子先生老好事,欲比郜鼎珍琼瑰。

东都相公守右辅,始舁泮沼剜苍苔。

五季蜩螗颇星散,司马刺史初重恢。

是时十鼓嗟失一,抛弃不辨何山隈。

博搜民间得异臼,秦关复赎连城回。

宣和天子向儒雅,太清书画千云堆。

诏移此石归汴水,圜桥观听何轰豗。

行填字钩发光怪,照耀艮岳金碧开。

岂知六龙卒北狩,法物曾不禳凶灾。

高车大牛辇万货,填坑咽谷惊三才。

是鼓苍黄亦北徒,重器始此蟠燕台。

道园诗翁主太学,兴举百废扶倾颓。

中门两枨与位置,华楹大栋增崔嵬。

承以砖坛护以槛,清阴四幂连疏槐。

迩来春秋阅五百,光气夜夜腾斗魁。

圣清文明迈巢燧,搜抉书契穷根荄。

从臣技能半史籀,别作新鼓相追陪。

小儒昏钝无所识,得从棫朴备条枚。

细思物理穷显晦,茫茫人事不可推。

作歌聊继二公后,不羞驽蹇随龙媒。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国藩所作的《太学石鼓歌》,通过对石鼓的描绘,赞美了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诗中提到韩公(韩愈)和苏轼等历史人物,暗示石鼓的珍贵。诗人自己在北雍(北京)抚摩石鼓,感受到其历史的厚重,追溯到周宣王时期的辉煌征战。石鼓铭刻的功绩象征着国家的安定,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文物历经沧桑,甚至被弃置。曾国藩将石鼓从陈仓找回,并在太学重新安置,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修复。

诗中还提及了宋代宣和年间石鼓的转移和北宋灭亡的历史变迁,以及后来的修复工作,如道园诗翁(指主持修复工作的官员)的贡献。诗人感慨于石鼓的兴衰,认为它反映了历史的兴替和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表达了对学问的尊重和对知识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石鼓这一载体,展现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

作者介绍
曾国藩

曾国藩
朝代:清   字:伯函   号:涤生   籍贯: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   生辰: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猜你喜欢

罗提举见和再用韵四首

斩山木宁为民,焚巫尪恐伤仁。
看书饥而不害,公政无惭古人。

(0)

庆元冬再到盱眙四首

平日朝京此问途,如今一水剪坤舆。
客来羡杀闲鸥鹭,北煮南飞得自如。

(0)

送李监岳二首

李侯西州英,早著武士冠。
朅来淮上郡,鸡群见翠鸾。
清诗万卷余,脱手走铜丸。
初听耳目醒,于读毛骨寒。
解榻一瓯茗,敢作粗官看。
今者连日语,衮衮为发难。
中年可堪别,别君倍悲酸。
书来有新句,政用驱愁端。

(0)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寄何解元

旧识追风足,抵摧坂下车。
长骑待云路,小捷已乡书。
唾手须科第,差肩有诏除。
公饮富佳句,记我浑樵渔。

(0)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送严

严子老且健,翩然湖外行。
归来困一跌,悲啸念馀生。
幸弃扶衰杖,几成折足铛。
开笼出双鸟,身已御风轻。

(0)

送张文昌帅豫章二首

倚俟新年转化钧,昼方三接径抽身。
平时但有凝香梦,盛世那无勇退人。
滕合宾筵时可醉,金华诗令看重新。
盍思远迩商霖望,不但淮乡有涸鳞。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